明星效应带火乒超,如何摆脱“伪职业”仍是重要课题

曾经,“一票难求”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乒超赛场上,但如今,这一现象却变成了现实。明星效应带来的观众热潮,在当今这个时代并不稀奇,但如何能借此使得乒超联赛摆脱“伪职业”,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6-12-14 11:10 来源:新华网 记者/许梦楠 0 12312


禹唐体育注:

曾经,“一票难求”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乒超赛场上,但如今,这一现象却变成了现实。明星效应带来的观众热潮,在当今这个时代并不稀奇,但如何能借此使得乒超联赛摆脱“伪职业”,得到长足发展,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奥运“国球热”助联赛升温

 

在这个社交化的时代,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众所瞩目。今年的奥运会,着实让国乒众将火了一把。从“不懂球的胖子”,到刘国梁“唤醒”张继科,再到男女队上节目的“迷之画风”等等,国乒每一次都能引爆微博热搜。就连无缘里约奥运会的方博,已经退役的马琳、王皓,早就做起解说的张怡宁,都成了热搜对象。而这其中最火的无疑是“诗人科”张继科和“帝国铁刘海”马龙,这对儿“CP”感爆棚的国乒兄弟。据统计,两人在奥运期间的搜索量分别为4亿和1.3亿次,一条微博动辄就有几十万的点赞,在年轻观众中飞速圈粉,成为了新晋“男神”。

 

借着这股东风,过去如一潭死水的乒超联赛在这个赛季也急速升温,人气爆棚。自10月15日乒超开赛以来,多个赛区出现了一票难求、门票20分钟被售罄的场面,一场原价280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1000元,更有疯狂粉丝一个月花两万块钱只为到现场观看马龙的比赛。明星运动员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会引来球迷的阵阵尖叫,这在以往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微博上,乒超联赛的搜索量也早早就过了亿次,央视的转播收视率相比去年更是大幅度提升。

 

球市火热难掩运营尴尬

 

尽管粉丝热情带火了乒超联赛,但无总冠名商还是凸显了乒超的伪职业化。作为世界范围内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联赛,乒超曾是要奔着被打造成“中国NBA”的,但这一目标实在太过遥远,如今连总冠名商都没有,只能“裸奔”。

 

乒超联赛1998年成立,2014年乒超联赛首次没有冠名商,在“裸奔”一年后,权健在2015年以不到1000万的价值成为冠名赞助商,并拿下了球衣广告。到了今年,3000万的冠名费又回到无人问津的状态。据联赛独家商务开发运营及推广合作伙伴中视体育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乒协9月底才与公司正式签约,留给招商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由于乒超现行的制度所造成的。中国乒乓球目前实行的是“双轨制”:一方面走举国体制的专业化道路,国家队的首要职责是为国争光;另一方面走乒超联赛的市场化道路。在两者相遇的情况下,乒超联赛必须为国家队比赛让路,特别是恰逢奥运年全运年,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的乒超联赛10月15日开赛,12月31日就全部结束。短短两个多月的赛程,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让赛事和各主场做好推广,赞助商的利益也就很难得到保障。既然得不偿失,自然难以吸引到赞助商的青睐。

 

借“奥运红利”迎改革良机

 

奥运带来的“粉丝经济”可以让乒超联赛风光一时,但这并非长远之计,不过乒超联赛完全可以接着这股东风迎来改革良机。

 

以往乒超门可罗雀的场面如今得到了全面改观,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因为张继科、马龙等人,开始热爱这项运动,这使原本在硬实力上就超群的乒超联赛,在软实力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也让很多赞助商看到了商机,相信乒超“裸奔”的尴尬将会解决。


本文全文转载自新华网,原标题:乒超缘何火的一塌糊涂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