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热潮中的“冷”思考

2016年被誉为国内马拉松运动的井喷年,在中国田协登记的马拉松赛事,从去年的134场,激增到今年的306场,此外还有难以统计的“野马”,即非田协管理的马拉松赛事。

2016-12-13 14:00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陈赢 0 113439


2016年被誉为国内马拉松运动的井喷年,在中国田协登记的马拉松赛事,从去年的134场,激增到今年的306场,此外还有难以统计的“野马”,即非田协管理的马拉松赛事。一面是马拉松之火,一面是流传在朋友圈的同一篇文章,以不同标题出现的《中国式马拉松,商业驱动下的愚昧狂欢》、《马拉松——当今中国比国足还无耻的体育骗局》吸引着对这项运动抱有奚落、嘲笑人们的点赞转载,以讹传讹。那么,在对待这项运动的一热一冷之间,该如何平衡?笔者以为,当下的国内马拉松确实有过热的趋势,是该冷静思考一下的时候了。

  

多方助推“马拉疯”

  

从2015年开始,国内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之状。由2011年的22场、2012年的32场、2013年的45场、2014年的50场、2015年的134场到2016年的306场,赛事数量年均增长率约28%。据中国田协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306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注册,平均到每个星期就是6场,为何会出现如此井喷状态?社会体育学者卢元镇认为:“马拉松热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标志。在中国,马拉松比赛之所以成为城市的节日,是因为它承担着城市嘉年华或狂欢节的作用。城市需要这样一个展示自身形象和凝聚人心的平台。马拉松对于中国城市对外开放的‘名片效应’正逐渐显现。”

  

除了政府推手,赛事投资是另一个推手。根据广州体育局估算,举办一场马拉松需要花费2000万元左右,如有2万人参加,便可撬动8000万的间接经济收益。马拉松赛事运营具有较高的毛利润,因此获得资本的青睐。今年的306场马拉松赛事中,有130场左右为“国际马拉松”。很多地方政府把这类赛事作为地方建设的抓手,这是促成全民跑步热潮涌现的基础。《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马拉松赛事运营的收入达到2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超百亿元,2015年达300亿元。巨大的经济产业效益,是近年来路跑赛事层出不穷,马拉松化身“马拉疯”的根本原因。

  

马拉松井喷“副作用”

  

马拉松如雨后春笋发展的另一面,是伴随而来的马拉松猝死、赛事欺骗等负面新闻骤然增多。的确,任何事物在快速发展时都会产生一定“副作用”,因而需要行业协会严格管理,在推广积极、健康的马拉松理念的同时,提高人们对这项运动的认识。像厦门半马出现的猝死事件有多种原因。除了参与马拉松人口基数大和菜鸟选手缺少自我保护知识外,还有一个人为因素是,许多赛事主办方缺少专业能力和办赛经验,或者办赛经费不足,缺少赛事基本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障。北京医师跑团成员、骨科医师王瑞军说:“路跑赛事的医疗保障中,特别要具备应对呼吸和心跳骤停事件的抢救措施与能力。”

  

另一方面,马拉松欺骗事件近两年就发生了两起,即子虚乌有的赛事组织消息通过互联网发布,骗取报名者的报名费。与马拉松猝死相比,马拉松欺骗事件虽然不危及参赛者健康,但也反映了路跑运动在中国仍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路跑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都需要加强学习和教育。

  

打造特色健康发展

  

经过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6年马拉松赛事组织者们开始着眼于打造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以谋求跑者们的积极参与。北京马拉松从天安门起跑,跑向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奥林匹克景观大道,42多公里的赛道,将千年古都和奥运城市的特色浓缩,成为众多中国跑者的首选赛事。腾冲国际半程马拉松虽然才举办到第二届,但其将翡翠融入奖牌设计,赛道穿越和顺古镇,田原风光与蓝天白云下的高原,使跑者在美丽的大自然和中华悠久的文化海洋中徜徉。中国田协马拉松办公室主任水涛说:“腾马能够把腾冲这个城市的特色和马拉松比赛结合起来,是值得其他赛事学习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赛事组织者深度挖掘后安排的比赛才有味道,不然比赛千篇一律就没意思了。”

  

另一方面因报名人数激增和追求名片效应等原因,许多老牌马拉松赛事取消了10公里、半程马拉松赛事。全程马拉松赛事快速增长时,短距离的路跑赛事少了。因而专家和跑者们都在呼吁,增加更多的短距离路跑赛事,以便让更多的人能根据各自的能力,参与到路跑这项健康的运动中。马拉松不等于路跑,路跑有多种形式。马拉松需要规范管理,而路跑赛事仍有待大力发展。

  

中国马拉松刚加速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明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到500余场,但这个赛事数量与美国1100场的马拉松赛事数量相比,还少了一半。热衷于马拉松的本报记者陈远丁透露:“大陆跑者最近两年流行一个人要跑100个马拉松。在中国台湾地区,这个数字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台湾的跑马拉松的数量200场起,一年跑300、400场属于正常。作为一个普通路跑爱好者,我认为中国国内马拉松还远远没到火爆的程度。不管是人口占比,还是跑步人口的绝对值和赛事的数量,别说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是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相比,我们也差得较多。2015年能跑全马的大陆跑者近10万人,今年这一数量也不会有太大提升,从北马、厦马的报名情况看,今年能跑全马的估计不超过20万,这意味着中国马拉松发展之路仍然很长。”

  

十类人不适合长跑

  

北京医师跑团成员、有着二十年急救临床经验的医师宣新新提出十类人不适合参加马拉松。全程马拉松的参与者,不宜包括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长期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几大易患因素。跑步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大汗、黑蒙时,一定要停下来,找到最近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相关诊疗。

  

这十类人为:未经系统训练者;如果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特别是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心肌炎的人;严重心律不齐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过于肥胖者;年龄过大者。

  

有以上问题的、即使没有被明确诊断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也应慎重参加长跑活动。


声明: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记者/陈赢,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马拉松热潮中的“冷”思考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