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会市场看中国足球的“黑色幽默”

据记者了解,随着“土豪”球队冲超成功,新赛季投入预算10亿元以上的中超俱乐部至少有5家,国脚级的球员均为“非卖品”,18岁到22岁的“青年才俊”才是豪门球队狠挖的目标。

2016-12-05 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郭剑 0 132180



10月底中超联赛结束以来,转会市场几乎每天都有涉及金额上亿元的转会信息不断流传——完成联赛六连冠伟业的中超霸主广州恒大队,上周签下北京人和队(中甲球队)后卫张成林(30岁,7年前曾入选国家队,曾有友谊赛出场纪录),8000万元的转会费惊煞众人。

  

这桩转会基本代表了中超联赛转会市场的身价标准,上赛季发放了9600万元中超奖金的广州恒大,并不认为购入张成林是“亏本生意”。而据记者了解,随着“土豪”球队冲超成功,新赛季投入预算10亿元以上的中超俱乐部至少有5家,国脚级的球员均为“非卖品”,18岁到22岁的“青年才俊”才是豪门球队狠挖的目标,按照经纪人的说法,“前几年后悔没买房,这几年后悔没买人。”

  

越输越富,中国足球很“幽默”

  

当尚不具备产业化基础的中国足球突然被巨额资本强行产业化之后,球迷们便不得不接受关于中国足球的种种黑色幽默:国字号球员转会费逐渐逼近亿元大关、国青球员年薪可达数百万元之巨的同时,这些球员的外战成绩却实在羞于见人——比如目前国足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赛12强赛小组赛中5轮过后仅积2分垫底,进军世界杯决赛圈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国奥队(U22年龄段,此前由傅博执教)在今年初的U23亚洲杯上小组赛3战全败(与卡塔尔队、叙利亚队和伊朗队同组),无缘今年夏天里约奥运会;国青(U19,李明执教,肩负冲击2020年东京奥运会任务、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力军)在今年10月底结束的巴林亚青赛小组赛中1平2负仅积1分垫底(与乌兹别克斯坦队、塔吉克斯坦队和澳大利亚队同组),无缘2017年韩国U20世界杯……

  

惨不忍睹的外战成绩和国内赛场锣鼓喧天的大好形势,几乎把球迷逼出“分裂症”,尤其近年来舆论一直看好的U19国青,在亚青赛输得一点儿没脾气,着实让人震惊——这一届97国青是中国足球史上“留洋”球员数量最多的一届,更因为奥运会适龄球员的原因,这支球队从建队伊始就备受中国足协重视,但组队两年多、集训7期、海外拉练数次的结果,却是只能在已经提前遭到淘汰的情况下守住一场平局。而就在这届亚青赛上,亚洲传统弱旅越南队显示出极大进步,该国国青队一路杀进亚洲前四名并获得世青赛资格,不少球迷对此反差痛心疾首,“国足输泰国,国青不如越南,中国足球的未来到底还会有多差?”

  

“拔苗助长”,赚钱更要趁早

  

不过,有业内专家向记者介绍,如果这支97国青能及时“拨乱反正”,仍然具备赢得东京奥运会决赛圈资格的能力,“在亚青赛上惨败的国青队,其实完全不能代表目前97年龄段的真正实力,毕竟相当一部分水平不错的球员没有入选,入选的球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后期补充进来的,要是人员齐整、教练给力的话,再经过两年的锻炼,应该能打出不错的内容。”

  

这位业内专家的判断,来自于对97年龄段球员的了解:就在征战亚青赛前夕,国青队集训热身时与上海同年龄全运队两度交手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天津全运会明年9月举行,足球项目分甲组(U20)和乙组(U17),预赛提前半年从3月份开始,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水平适龄球员都处于全运会前的集训和拉练的状态中。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入选U19国青的球员尽管实力欠佳,但他们的职业道路却已经“金光闪闪”:据不完全统计,入选U19国青的绝大多数球员已有经纪签约,而亚青赛首发11人名单中至少有一半球员来自于同一家经纪公司,“成名要趁早、赚钱更要趁早”的想法,或许是足球不再“纯粹”的阻碍之一。

  

青训糟糕,“出口转内销”

  

“现在的市场行情是历史最高点,不管水平怎么样,今年有国字号身份的(国奥、U19国青、U17国青)球员转会费都在5000万元左右了,而且还基本上都是非卖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足球经纪人告诉记者,“足球圈里有背景的经纪公司和经纪人不少,其实市场行为大家都支持,共赢就行,对球员、俱乐部、经纪人都有利,对中国足球也有好处。但大家比较反感浑水摸鱼的,比如一个球员本来水平就值200万元,经纪公司先花点儿钱把他送到海外一个小俱乐部去练着,然后努力把他‘炒’进国字号球队,然后再放回国内的转会市场,这身价马上就升到几千万元。所以,别看这批国青球员成绩差,再等一两年他们进转会市场,水平不一定多高,但肯定都很值钱。”

  

这位经纪人描述的“产业链”是当下中国青少年球员身价暴涨的主流渠道,“国奥国青球员5000万元”的价格量级也得到了几家中超俱乐部总经理的佐证,“奇货可居”,一家北方俱乐部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其实大家都觉得不值,但初级阶段没有什么捷径,只能花钱,等市场稳定了,等我们的青训质量上来了,等国内有几百、几千个水平相当高的青少年球员了,价格自然就会变得正常,不光足球是这样,很多领域都有这样的情况。”

  

正是因为现阶段国内青训体系刚刚完成规划进入实施阶段,所以转会市场的“反常”价格使得不少球员和经纪人希望借此东风大赚一笔——在体育系统内部率先完成管办分离的中国足协理应明确相应规章制度,譬如国字号球队教练组的任命必须符合公开竞聘程序,而对教练组“夹带私货”的认定和处理亦应有相应管理措施,长期以来受到球迷诟病的“国字号球队教练居然没有职业联赛带队经验”和“俱乐部边缘球员居然能在国字号球队首发”等难以解释之事,才有望真相大白。

  

高薪低能,“顶层建筑”定上限

  

而此前国字号球队屡战屡败的教训已经表明,“锦标式”的足球和“任务式”的足球无益于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如今产业大潮来势汹汹,如何在巨额资本面前保持清醒、使得不切实际的足球泡沫自然消退成为足球从业者面临的实际问题。

  

上周,一份名为《2016赛季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的总结在北京“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发布,按照该《报告》给出的数据,中超2016赛季16家俱乐部总投入41亿元,其中多家俱乐部薪资比例甚至突破了总投入的2/3警戒线,而欧讯体育创始人朱晓东“中超联赛缺乏明确的理念和方向、缺乏合理的顶层建筑、缺乏足够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健全的球迷文化”等观点得到不少业内专家的认同,而理念和方向,合理的顶层建筑和专业管理人才,才是可以代表职业联赛赛事发展上限的衡量标准。

  

事实上记者接触过的绝大多数球迷并不反对球员高薪,但“高薪没问题、低能不能忍”,中国球员“高薪低能”的状况在全球范围内亦属罕见,足见中国足球市场蕴含的无限“商机”——一周前亚足联官网发表文章称,在阿联酋举行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会议提名中国举办2018年U23亚洲杯,这项赛事将于2018年1月举行,一旦国足彻底失去进军俄罗斯世界杯的可能性,该项U23赛事将成为东京奥运会之前国字号球队头等大事,但是,届时中国足球承上启下的95年龄段的百万富翁们,能交出一份让球迷满意的答卷吗?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 记者/郭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从转会市场看中国足球的“黑色幽默”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