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突出短板明显,体育产业该如何“创”出未来

体育产业市场经过“跑马圈地”的初期扩张后,如何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尽快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正逐渐成为行业焦点。

2016-12-05 11:10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李元浩 0 120595


禹唐体育注:

“我一直是在一群平均身高1米8的姑娘中打球,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吃亏,因为我是凭实力而不是凭颜值打篮球”,当身材娇小的杨美诗站在《工人日报》记者面前,说起自己曾经的大学篮球经历时,她的自信和幽默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这位投身体育产业不久的姑娘谈论起创业项目“创意集装箱”篮球馆时,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和兴奋的光芒:“我的梦想是打造一个‘高富帅’的篮球馆,让所有喜欢篮球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快乐。”


在本周于浙江宁海举行的2016中国运动休闲大会年度峰会暨“创青春”中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像杨美诗这样怀揣体育产业创业创新梦想的年轻人还有很多。随着2014年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46号文”)的出台,体育产业2025年总规模达5万亿元的目标,令中国体育产业市场持续升温。近两个月以来,国家《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又密集出台,体育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然而,体育产业市场经过“跑马圈地”的初期扩张后,如何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尽快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正逐渐成为行业焦点。对此,参与此次峰会和大赛的学者嘉宾纷纷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体育产业发展更需要提倡创新,“创新将是体育产业打开新局面的‘金钥匙’”。


体育产业“热”力四射


50公里山地越野跑,定向公开赛,千里健身步道健步走,环中国自行车业余赛,全国休闲垂钓大赛……翻开宁海的2016年赛事活动计划表,几乎贯穿全年的体育活动在宁海、浙江乃至华东沿海地区掀起一波波运动休闲热潮。作为中国运动休闲名城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宁海这个浙东山城正不断感受着发展体育产业所带来的机遇与红利。据统计,2015年宁海体育产业产值已占地方GDP的1.5%,远超全国0.6%的水平。


宁海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是近两年国内体育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一系列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出台,体育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最具增长潜力的组成部分。


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国务院“46号文”出台以来,国内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积极变化,“体育已被列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全民健身更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运动健康的需求呈快速上升态势。其次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点的效应开始显现,各省市都在积极响应、落实意见要求”。


随着体育产业政策层面的逐渐清晰,各类资本对于体育产业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来自国内某投资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体育类投资项目达151个,是2014年同类投资项目的3倍,且有一半属于“追风口”的种子及天使轮投资。


优势突出短板明显


323场,这是截至11月25日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国内马拉松赛事场次。与2015年田协注册的134场相比,今年的国内马拉松赛事可谓成倍增长,跑步热度依然居高不下。“巨大的参与人群和消费潜力,是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的最大优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经济高速发展、运动理念逐渐普及、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等,都为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尤其是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消费升级的新动能,体育产业是极为被看重的。”


然而,在发展前景被不断看好的同时,国内体育产业市场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事实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初期水平,总量小,从业人数少,盈利模式单一,市场发展还不规范。”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王珏清认为。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约4850亿美元,约占GDP的3%。相比之下,中国2015年的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还不足0.7%。以最直观的体育从业人口为例,国家体育总局多年来统计的最高数字不到350万人,按我国每年8亿人左右的劳动者计算,只占劳动总人口的0.4%。由于从业人数不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体育与市场的对接之路并不顺畅。


此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育赛事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体育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都是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20个项目入围决赛路演,创业领域涉及跑步、健身、三大球、搏击、智能运动场等热点领域,创业团队年轻化趋势明显,各类创意新奇……这些都是此次中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对此,易剑东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中国体育产业要想转变结构失衡、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必须依靠创新创业,实现产业整体发展的转型升级。”


国家体育总局今年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现体育产业未来5年的规划目标有赖于全面提质增效,走转型发展之路。具体措施包括产业结构转型,产业业态转型和产业主体转型等,而创新将成为体育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


国内著名的体育投资机构创世资本合伙人、董事长汤旭东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挖掘体育服务业潜力,将成为未来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带动增长的着力点。此外体育媒体、体育经纪、健身培训等细分服务行业,都有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


除体育产业结构中传统的制造和服务领域以外,体育科技水平的进步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研究员李东健认为,未来体育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将是产业升级的又一增长点,“特别是与互联网和新技术结合,会诞生出全新的体育智能化产品和市场”。


本文转载自工人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体育产业如何“创”出未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