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产业沉浮折射的体育产业启示

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方面决定转让中体产业控制权;万达、刘益谦、姚振华,谁是接盘者?中体原高层称转让障碍在于高市值。

2016-11-22 16:00 来源:新京报 记者/张泉薇 实习生孙亚慧 0 108194



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方面决定转让中体产业控制权;万达、刘益谦、姚振华,谁是接盘者?中体原高层称转让障碍在于高市值。


11月18日,时值工作日,位于北京朝阳门的中体产业总部,某层办公区域空无一人。


由于大股东长期无法履行“资产注入”承诺,11月14日,中体产业的“易主”随着一纸公告正式实施:公司第一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方面拟通过协议转让持有的中体产业全部股份。在体育乃至资本圈内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大股东卖股适逢股权转让被市场爆炒的“时机”。


接手方的身份尚未明朗,关于“新东家”的各种猜测已在流传。作为“中国体育产业第一股”,中体产业接下来的归宿如何?有体育产业人士分析认为,高市盈、高估值有可能给股权转让带来难度。


也有人士希望中体产业股权转让能够顺利实施。“体制原因,留在总局手里是个包袱。主导权抛向市场,说不定还能有别的生机呢。”


大股东提前履约清仓退场


“到了卸包袱的时候了。”听到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即将卖掉中体产业股权的消息,11月15日,北京体育产业资深人士王奇做出了这样的评论。


2013年以前,在中体产业担任监事的王奇,见证过这个“体育第一股”的盛衰起落和人事更迭。


除了王奇,也有体育圈内人士认为,作为中体产业的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中心)对其旗下这唯一的上市公司已经毫无眷恋。


根据中体产业披露的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拟通过协议转让持有的中体产业全部股份,股票于11月14日起停牌。


公告内容本身并不令市场感到意外,因为这是大股东在如约执行此前的“预告”:根据2014年8月中体产业的披露,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将在三年内转让所持的中体产业股权。


截至目前,基金管理中心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07%,该部分股权对应价格约为37.6亿元。


如果股权转让事宜顺利达成,中体产业将正式易主,而国家体育总局也会自此失去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平台。


对于上市公司中体产业及其大股东而言,双方“分手”的“前传”要追溯到十年前:2006年12月11日,在中体产业股权分置改革期间,大股东承诺将于未来适当时机,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可提供的优质资产尽可能优先注入上市公司。”


此后8年时间,承诺未能履行。


2014年8月,大股东因此遭到证监部门问询;几天后,基金管理中心回应“无资产可供注入”并随之公开了“撤退”的打算。根据公告,基金管理中心将在三年内转让所持有的中体产业全部股份。按当时承诺的这一时间推算,股权转让工作最迟会在2017年8月22日前完成。


与“资产注入”承诺的一再拖延直至最终“爽约”相比,大股东在股权转让这件事上显得“积极”不少:距离最终的截止日期还有9个月,股权转让事项已正式公告并停牌。


“应该说大股东选择撤退的时机很合适。”11月15日,王奇向新京报记者分析称,体育产业的资本热潮目前尚未退却,再加上“股权转让”概念近期大受股市追捧,“这个时候转让股权可能是价值最大化的做法。”


11月18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门附近的中体产业看到,公司总部占据一栋小型办公楼的其中两层。当天是法定工作日,公司办公区域内有寥寥数名员工,其中一层楼近乎空无一人。


中体产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当天不在,且因为目前正值敏感期而不能接受采访,所有回应以公告为准。


中体产业下家引猜测


中体产业发布“股权转让”公告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关于潜在买家的身份就已经引发各种猜测。在许多版本的分析和传闻中,万达被认为是可能性最大的接盘者。


万达与中体产业之间的“绯闻”已非朝夕,早在2011年就有传闻称万达或将重组中体。


几乎在此次中体产业股权转让公告披露的当日,有媒体关于“万达或借壳中体产业上市”的文章出炉,文章分析了万达接手中体的优势和可能性,但并无关于万达有意向接盘的信源。


11月16日,王奇向记者透露,据其从万达方面某管理层的口中获知,关于“接手中体产业”一事,外界虽盛传已久,但万达自己内部都还“没什么动静”。


王奇认为,在万达方面从未有过明确表态和暗示的情况下,市场能够传出这一小道消息,不排除一开始是有人故意放出“烟幕弹”:一个是中国实力强大的商业巨头,一个是A股的体育第一股,两者如果能结合,对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个好故事。


11月15日,有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除了被传闻推到“明处”、真伪难辨的万达之外,在“暗处”,已有大佬明确流露过对中体产业股权转让一事的兴趣,其中包括刘益谦、姚振华等人。


记者就此说法向刘益谦、姚振华方面分别进行短信和电话求证,截至发稿,刘益谦并未对该问题进行回应,姚振华的助理则在接到电话后表示“不清楚”。


新京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与新近才声名鹊起的姚振华不同,资本大鳄刘益谦与中体产业早有渊源。


2006年,刘益谦曾通过其控制的新理益集团拿下了中体产业的法人股,并进入董事会。随着这部分股权解禁,新理益高位减持。


直至2007年年底,新理益位列中体产业第3大股东。通过对中体产业不断减持套现的完成,刘益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盈利超过8.2亿元,获利超过10倍。


2009年11月,中体产业筹划定增时,刘益谦携资卷土重来,拟以现金认购1.18亿股晋身第二大股东。不过,这次定增案最终因故撤销。刘益谦本人也在两年后辞去中体产业董事职位。


37亿“接盘”值不值?


王奇认为,对于谋求新东家的中体产业而言,目前股权转让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太贵了”。


若按照中体产业此次停牌前的价格20.19元/股计算,公司目前市值为170.35亿元。截至目前,基金管理中心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07%,该部分股权对应价格约为37.6亿元。截至停牌日,中体产业市盈率为292.5倍,远远超出其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


“有这几十亿,A股有很多净壳可以选了。相比之下,中体是不是最划算的?买家肯定也要权衡。”王奇说。


对此,目前投身于体育产业投融资业务的嵇春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中体产业此次大股东股权转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中体产业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它对接盘方的资金、资质和体量都有很高要求,而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对象,又是否能看中中体产业?这些都是疑问。”嵇春说,“个人认为,这次转让最后不一定完全按照市场价格现金交易,可能有别的设计和安排。”


大股东一旦清仓退场,中体产业将自此失去国资背景。没有了国字号光环的“加持”,中体产业的真实价值恐怕也需要重新考量,比如“中体产业值不值40亿?”


“中体产业的价值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分析。从它(中体产业)手里现有的资源来看,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王奇说,除了这个壳本身的价格,中体产业手里现在还有很多赛事资源,不少签订的是长期合约,还有与管理方捆绑合作的。这些IP现在都很值钱,除了这些,中体产业还有待开发和出售的楼盘。


“总之资产还不错,但价格也很高,就看有没有买家愿意出这个钱了。”有体育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至于目前是否已经有与大股东谈判中的意向方。11月18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大股东基金管理中心,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新京报记者翻阅过往公告发现,大股东曾对于股权转让的结果留有“出口”:根据2014年9月的公告,如果因国家政策限制,没有符合条件的受让方,或未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无法完成股份转让工作,“我们将按《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规定,提请股东大会审议豁免优质资产注入承诺。”


新京报记者欲就大股东股权转让一事采访中体产业现任董事长刘军,连续多日致电其本人,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接到电话的中体产业监事会主席郑玉春则向记者表示不便透露。


■ 延展

“体育产业第一股”沉浮录


三大业务板块齐衰退,中体产业不断变卖资产


作为第一家以体育主业上市的“国字号”公司,中体产业曾经是光环笼罩下的明星:首个体育概念、体育总局“独子”、优质资产预期……


中体产业的另一面,是近年来业绩不断下滑,扣非后净利润逐年走低。有业内人士称,“对大股东来说,中体产业早已成为负担。”2014年8月,大股东的“卖股”预告令优质资产注入中体产业的美梦破碎。


眼下,随着资本市场体育概念热潮持久不退,中体产业重新被寄托了想象。


中体产业“掌舵者”多来自体育总局


“据我了解,这次股权转让公告披露前后,(中体产业)已经有管理层离职或正在准备离职。”11月18日,曾在中体产业任职并参与创始其健身业务的嵇春告诉记者,股权转让将会带来的人事调整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提前打算”。


中体产业原监事王奇认为,新的大股东入主以后,势必会对现有管理层进行一轮“大清洗”。


在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在任大股东时期,中体产业的历任领导者均来自体育总局委派。


1997年,中体产业正式挂牌上市,篮球运动员出身的吴振绵出任公司总裁兼副董事长。2009年3月,从中国足协副主席位置上退位的谢亚龙“空降”中体产业,接任王俊生担任董事长。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刘军接任董事长。


2014年8月,中体产业大股东首次表态转让股权。近日,有接近中体产业及大股东方面的人士称,与大股东在这件事情上的“积极”表现不同,公司管理层内部目前“人心浮动”,面对“易主”大限,人事气氛较为紧张。


中体产业相关高层未就此事回应新京报记者关于股权转让疑问。


业绩惨淡,公司不断变卖资产


距离股改时大股东的承诺已经过去十年。在大股东首次亮明“无资产注入”之前,市场及业界提及中体产业,普遍的预期都是“未来将有来自体育总局的优质资产注入”。


在这一“梦幻”的笼罩下,中体产业自身的发展速度却逐渐减缓:大约从2010年开始,中体产业的业绩不断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得到美化。


2010年6月,中体产业将旗下上海康都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获得利润2.01亿元。当年年报显示,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为7526万元,扣非则亏损。


自2012年开始,中体产业又陆续转让了惠州、天津、盐城的“奥林匹克花园”资产,转让了“西安中体实业”“上海奥林匹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资产。尽管通过出售资产改善了报表,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来,中体产业净利润仍逐年下滑。


王奇告诉记者,在2010年之前,现任董事长刘军的“前任”吴振绵为中体产业搭建了“房地产+健身+赛事”的业务架构。其中,房地产业务已经在全国形成了“奥林匹克花园”的品牌形象,截至吴振绵退休,奥林匹克花园在全国拥有62个项目;刘军上任后,奥林匹克花园受“冷遇”,刘军自己重新打造“中体地产”。


吴振绵也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过对奥林匹克花园这一品牌被荒废的“遗憾”。


2010年后,新培育的“中体地产”成绩平平。2015年年报显示,“中体地产有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64.6万元。而“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有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为1933万元。


尽管不断出售资产,在2014年8月之前,中体产业的多数投资者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在很多人的预期中,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未来有可能注入的“优质资产”必定价值不菲。当时市场有一种广泛预期:体育总局旗下体彩资产的注入。


大股东离席,业内称“仁至义尽”


许下多年的资产注入承诺一再拖延、直至最终爽约,大股东基金管理中心曾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说好的优质资产注入为何食言?是否大股东对自己唯一的上市公司不够爱恤?圈外人曾质疑体育总局在这件事上作为不力。


但在新京报记者采访到的几位体育产业圈内人士看来,中体产业已经是一个“令人眼红”的存在。


曾在国家体育总局任职并担任过中体产业旗下健身业务“中体倍力”总裁的万骊华曾告诉新京报记者,多年来,中体产业作为大股东体总基金管理中心旗下的唯一上市公司,从体总获得的实惠已经相当多,其中包括北京奥运会门票代理权、伦敦奥运会门票代理权、北京马拉松等赛事资源,以及奥林匹克花园的冠名权等,“可以说能给的都给了”。


按照王奇的话说,大股东多年来对中体产业“仁至义尽”。


2014年8月,中体产业大股东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葛峰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部分人站在他的利益角度,认为我们大股东支持得不够;另一部分人站在比较理性的角度能看到,我们支持了,但是它(中体产业)的能力可能也就这样了。”


万骊华认为,中体产业之所以后来出现经营滑坡,主要原因不在于大股东支持不力,而在于对已有资源的浪费。


“中体产业一开始打下的基础很好,背靠国家体育总局这棵大树,拥有的资源优势也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嵇春认为,这里面因素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体制掣肘”。


健身板块衰退,已有分店更名换姓


按照行业分类,中体产业的主要业务可分为房地产、健身和赛事体育经纪三大板块。


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目前,中体产业业绩贡献比重最大的业务为“体育业务”,该部分营收占总营收的6成以上。而曾经在鼎盛时期支撑8成业绩的房地产业务,目前仅占公司总营收约20%。


除房地产之外,曾经作为其收入重要支撑的健身板块也日趋式微。2015年年报显示,两家从事健身业务的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60万和14.4万元。


嵇春告诉记者,作为曾经的主要业务,健身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在集团内部“遇冷”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有行业自媒体援引内部人士的分析称,中体产业房地产业务收缩之后,商业健身房近年来市场环境不佳,加上本身运营的赛事和经纪业务偏传统,国企体制原因造成运营效率不高等因素,中体产业的问题不断暴露。


11月16日,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几家中体倍力健身中心的店面,在位于科学院南路的中体倍力某分店,记者看到,虽然正值营业时间,店内只有几名客人。工作人员称,平常非工作日店内客流量也并不多,下班后健身高峰时,馆内器材能达到2/3。


附近另一家位于航天桥的中体倍力分店早已更名换姓,工作人员介绍,场馆自2014年起就更换了老板,现在也不再叫做“中体倍力”,改名“动感接力”。


声明:本文转自新京报 记者/张泉薇 实习生孙亚慧,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弃子”中体产业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