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球对中国网球的三点启示

ATP排名榜前120位的球员中,日本球员占据了5席。对应的是,中国球员人数为0!稳定竞技成绩的产出,源自于良性循环的产生,而循环的建立需要时间。

2016-11-18 10:00 来源:好动网球 文/付饶 0 43309


禹唐体育注:

ATP排名榜前120位的球员中,日本球员占据了5席。对应的是,中国球员人数为0!稳定竞技成绩的产出,源自于良性循环的产生,而循环的建立需要时间。


网球进入我国时间虽较早(约120年历史),但我们真正踏入职业网球的范畴只有不足15年光景。这不单大大短于西方国家数百年竞技网球,以及五十多年职业网球的发展历史,即便跟近邻日本比,在职业网球的经验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距。


因此确认,我们当前首先需要的是时间。然而当下我们所处的这段时间内,又该如何利用、做点什么呢?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网球提供了三点启示:


1. 明晰的目标、计划与统一的教学大纲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和世界第一穆雷在总决赛舞台上杀得难分难解的锦织圭(7-6,4-6,4-6),就是松岗修造(最高世界排名46位)退役之后,日本网协举全国之力(笔者称之为日本特色的举国体制),推出“45计划”所孕育出的标志性人物!


听闻多年的日本“45计划”实则既不神秘,也不复杂,在上个月的(广州)亚洲网球教练员峰会上,东京国家网球中心教学训练部主任Sakurai(兼锦织圭重大赛事技术顾问)现身说法,对日本职业网球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做了详细讲解。笔者现场用手机拍下了相关照片的同时,回沪后还制作成了中文版PPT,截图如下:



从Sakurai的介绍不难发现,日本网球同样是遵循一个“金字塔”形的火箭发射模式,锦织圭就是现在日本网球射出的火箭。


首先是全国各基层地区打球的人数得多,然后逐级从地区甄别出天赋型选手(在日本国内12岁之前基本是以松岗修造名字命名的比赛和训练营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营养,目前中国国内郑洁杯类似性质),当12-14岁阶段国内的训练和比赛不能带给他们更大挑战时,企业进入,设立机制,资助他们去条件更好的国外进行优胜劣汰的终极选拔,一步步实现目标、完成计划——锦织圭今年奥运会为日本代表团摘得网球男子单打铜牌!


进一步归纳日本网球的人才培养路径,不难发现,实为四步:


第一步,基础普及(4-12岁),学校为主,网球兴趣俱乐部为补充。


第二步,天才甄别(12-14岁),健全、完善且接地气的地区以及全国性赛事。


第三步,海外代培(15-20岁),该阶段极为烧钱且回报率极低,不发达网球国家又不得不借助外部全球资源,因此球员所在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等多种力量共同投入下,才可能见到成效。


插播一句:15-18(亚洲人多到20)岁这个阶段,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采取了“举国体制”培养模式,只是国家层面参与的力度和方式不同而已,比如美国为拯救江河日下的网坛霸主地位,斥资1.7亿美金在佛州博卡辛顿建立的天才免费培训基地;英国草地网协、澳大利亚网协类似奖学金性质的高额资助;再到西班牙、瑞士等过的国家网球中心训练资源的免费提供等。事实上,某种角度,体育可被理解为公益事业,那举国体制怎么了?


第四步,商业运作(20岁以后),交给成熟的经纪公司,安排训练、比赛和场内形象塑造与回报。


(Sakurai陪同13、14岁时锦织圭的全年参赛与训练纪录)


除此之外,与教学目标、计划相对应的是,日本还建立了全国上下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就为每个阶段的青少年学习和训练网球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具体内容。


2. 平衡“胜利、普及与市场”三者关系


任何一项职业运动,都有它在商业化推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三重使命:胜利、普及、市场。


胜利:选手的胜利,通过以媒体产业为主的情报传播方式,与该项目运动普及率以及竞技人口相互影响。


普及:普及率与竞技人口的增加,通过该项目运动的相关用品需求,设施以及服务行业需求的扩大,与市场相互影响。


市场:市场的扩大,导致产业对于顶尖选手的支持面提升,教练系统的提升,产品的赞助,以及选手代言。


胜利,普及,市场的三要素的任何一项都是互相影响扩大的。以李娜为例,曾一度用胜利带动了网球运动的普及与市场,但问题是“胜利”层面很快就出现了青黄不接,我们并未能在普及和市场的助推下,及时找到下一个李娜。客观地说,相较2014年以前的中国网球市场,商业角度目前是略微向下的,好在体育产业的春风也吹来了,额外的加大投入激活市场,可能带动普及乃至未来的胜利。


插播一句:普及除了从商业角度,目前参照日本模式来看,教育角度渗透进入网球运动,是快速提高普及的不二方法。


3. 摈弃人种“决定论”的软弱观念


2010年,松冈修造在接受佐藤采访时表示日本选手的问题在于:“感觉不到日本本土选手挑战世界的勇气”,他们满足于在国内的比赛中获得奖金,而缺乏参加巡回赛挑战世界顶级选手的决心。同时,国内的巡回赛半数以上是日本本土选手,这些本土的比赛并不足够与国际比赛意识接轨。


与此同时,松岗修造还告诉日本小球员,从一开始,你们就要做好准备去挑战身材比你高很多的球员。


插播一句:亚洲峰会期间,Sakurai教练还出示了一张Nishioka在14岁时挑战一位俄罗斯选手的照片,当年Nishioka只有1米4,豆芽菜,对手1米9多,两人赛前合影差两个头。可是,现在呢?20岁的Nishioka已经排ATP100名了,当年那位大个子俄罗斯对手已经不见踪影了。当然,Nishioka身高也仅仅长到1米70。


因此,即便欧美人对我们亚洲人在运动领域的身体角度存在优势,然而那并不是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


俗话说,灵有灵巧,钝有钝刀,日本网球在人种身高上对我们的启示,已经表明了,只有你努力够不够,勇气够不够,不至于你身高够不够。


努力吧,中国网球!


本文转载自好动网球,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日本网球对中国网球的三点启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