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套中人高洪波的宿命 一堵墙横亘他与外界

半年前,中国队2:0战胜卡塔尔,挺进12强赛之后,赵迎军向高洪波邀约拍摄一个关于他的人物纪录片---------真实高洪波,高洪波推拒,此事一拖半年,首战韩国之前,高洪波回复,12强赛后再说。

2016-10-14 08:30 来源:乐视体育 文/李响 0 93145


半年前,中国队2:0战胜卡塔尔,挺进12强赛之后,北京电视台资深记者赵迎军向高洪波邀约拍摄一个关于他的人物纪录片---------真实高洪波,高洪波推拒,此事一拖半年,首战韩国之前,高洪波回复,12强赛后再说。


尽管在足球媒体圈被公认为“和高洪波私交最好”,过去40天,赵迎军每次赛前、赛后的微信问候都如石沉大海,除了中国队奔赴乌兹别克之前,在他发了一句“全力支持”后,高洪波回答“我心中有数”。


真实高洪波,或许会是永远无法完成的纪录片。而一贯以低调谦逊、沉默内敛示人的中国联赛史上最年轻冠军教头,因其刻意与媒体拉开的距离,他最真实的一面我们始终无缘窥见。


在我的足记生涯里,曾经两次与高洪波面对面访谈,或者确切的说:两次半。2007年41岁的高洪波率领长春亚泰夺取联赛冠军,我在深圳专访他,准备一个长篇人物报道。“李响小姐”——犹记他见面时对我的称谓,那似乎是足球江湖里相当罕见的字眼。


何况,那也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2000年春训,新任国家队主帅米卢现身昆明海埂选秀,引发骚动,教练、球员议论纷纷,但并没有人上前主动搭讪。


某日午后,一个手执战术板的年轻的中国人敲开了他的房门。“米卢先生,我是国少队主教练高洪波,刚刚上任,经验不足,希望向您请教一些技战术问题。”彼时正在采访米卢的我充当了他们的翻译。


徐根宝这样评价自己昔日的弟子:如果范志毅豪言5年之内作中国队主帅,高洪波则会在心里琢磨着用10年时间冲击同样的位置。


“我必须比别人想得多,因为自身的条件并不好。”深圳面对面,他和我回顾自己的球员时代。1982年入选国青队时,身高不到1米7、体重130多斤的高洪波连替补都打不上。然而几年后,他是国家队里最让区楚良头疼的前锋,因为他的射门刁钻,“总能抓住守门员的软肋”。


高洪波是国家队里的另类球员,他不似范志毅张扬,也没有郝海东的大嘴,独来独往,从不和队友吃吃喝喝。他和同样内向的区楚良“同居”,二人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早早熄灯。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执教后,他为此婉拒各式各样的“应酬”。


自从施拉普纳将泡脚放松的方式引进中国队,这便成了高洪波晚饭后的第一件事情。很多队员对此不屑一顾,高洪波却每天坚持。他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有些苛刻。上大量时,很多队员吃不下饭,早早回了房间,而高洪波总是最后一个离开餐厅的人。即使感到恶心,他也会强迫自己多吃一些。


江湖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崇尚力量和体能的施拉普纳将高洪波束之高阁的时候,苦于报国无门的高洪波向教练组承诺,保证每场比赛都进球。虽然高洪波告诉我这是真实情况的演绎版本,但在他为打不上主力而苦恼时,他确实曾经主动找到施拉普纳,详细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以往的进球数,希望对方给他机会。


“平时我沉默寡言,但为了事业我可以不顾一切。一个人既然付出了,就希望得到机会展示。等待是一种方式,争取也是一种方式,而我更倾向于后者。”


北京奥运会后在中国足球最低谷接手国家队,2016年中国队最危难时刻选择“二进宫”,高洪波的执着与勇气可见一斑。


07年夺冠后许多人将高洪波与“谋略”、“心计”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而高洪波对此颇为忌讳,“千万不要用这样的形容词,怎么听都是不怀好意,让人误会我很难相处。”他不喜欢别人说他低调,而是选择“随和”;他说自己“有点傻,有点笨”,而“傻人有傻福”。


“福气”并未持续多久,执教亚泰的第二个赛季,联赛过半,高洪波独自离开长春。有熟悉内情的记者透露,高洪波下课的直接原因是他与队内多名主力的关系势如水火。


实际上,深圳访谈结束后,采访了几位亚泰球员,从那时起,对于他的离开我早有预感。一位球员直言:高洪波太过多疑。球场上多有几次失误,高洪波便会疑心队员打假球,随之而来的不是下放就是封杀。一座冠军奖杯不过是暂时掩盖了他和“长春帮”的暗流涌动。


拿大牌球员开刀,长春亚泰仅仅是个开始。贵州人和,他与孙继海的矛盾众人皆知,江苏舜天,坚持使用杨昊等人被指责“任人唯亲”,过往10年,他在任何一支俱乐部执教的第一个赛季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却在下一年中途走人,每一次的导火索都是将帅失和。而中国队,从邵佳一、李玮锋到如今的郑智,弃用大牌是他最显著的标签。


表面谦和,内里执拗,已故国家队技术顾问、老足球人马克坚看着高洪波从国青一步步走到职业教练的巅峰。就在那次见面后,我和马克坚聊起高洪波,他提到高洪波曾多次对他抱怨某些球员不听话、打假球,他曾劝过高洪波,不要过于敏感多疑,处理好更衣室的关系。


一位与高洪波私交不错的昔日国脚问他为何坚持使用杨昊,高洪波回答:所有人都说他能力一般,我只能说,他可以在球场上100%的执行我的战术布置。或许,在高洪波眼中,“大牌”意味着“不听话”。


从1997年执教松日到2015年的江苏舜天,北京人高洪波背井离乡,走南闯北。10年前,他的一句话,至今难忘:“在陌生的环境里打拼,更要调动自己所有的神经,去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正因为如此,他也不得不小心谨慎,永远比别人多一个心眼。


“对于一个教练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队员今天的表现很好,而明天就像变了一个人。我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周,却因为某个人让我的努力付之东流,这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他说自己从队员过渡到教练员的最大感触就是“比赛哨音响起的时候,主教练能做的已经做完了,他不可能完全控制球员场上的表现。”


性格加上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处世之道注定了这位少帅与弟子之间隐约存在的距离感。他偶尔也会和队员聊天,但话题通常是技战术,他定期把所有队员甚至他们的家属请到俱乐部聚会,可在队员眼中,他是中国足球江湖里的异类,与那些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国产教练截然不同。“我不喜欢跟队员吃吃喝喝,我更喜欢公私分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谁状态好谁就上,我也不用球员为我卖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横亘在他与球员之间的那座墙,同样也矗立在他和外界之间。2009年初冬,


当我第二次对话高洪波,他已是中国队主帅。彼时,足记们将他的片儿汤话总结为“高氏语录”,他的封闭训练是历届国家队之最,让所有媒体抓狂。


中国队刚刚在亚洲杯预选赛客场1:0小胜黎巴嫩,引发球迷不满,因为有人携带奢侈品皮箱,有记者将中国队形容为“LV队”。


那并不是一次愉快的谈话,我可以感觉到他对媒体的不满甚至敌意,虽然他强调他很少浏览有关中国队的新闻。之所以封闭,他解释因为有人出卖中国队的情报,他认为中国足球自2002年一路下滑,并不都是足球教练、队员、足协的问题,也有媒体的责任。


“中国队到黎巴嫩比赛,比赛还没开始就听到球场外的枪声,场地条件很差,有哪家报纸真实地反映出我们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取得胜利的?虽然过程不尽如人意,但如此条件取得胜利我们应该满意。有谁为了中国足球取得一点进步而鼓劲?多写写中国足球的真实状况……做人要相互尊重,你都不尊重我,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实际上,如果我们有饭吃,记者也就有饭吃;我们能吃龙虾了,你们记者能少了鲍鱼吗?”


我提起队员质疑他的“敏感多疑”、“心胸狭隘”,高洪波态度淡定——“我做人上一向是有原则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人以礼相待。从来没有在离开哪个队伍之后,骂这个队,指责俱乐部。一起工作时大家好好合作,离开之后我只总结自己的功过,至于其他,我一笑而过。”


中国队至今也没能吃上龙虾。高洪波留给世人的又是一个踽踽独行、苍凉寂寥的背影,国产教练仍然陷在一个叫做“宿命”的漩涡里苦苦挣扎,他是否如他自己所言,一笑而过?


差点忘了,还有半次。那是2009年春天,在我无数次的申请后,高洪波如约而来,10分钟后他接到电话,然后借口足协召开临时会议,匆匆离去。事后,某位相熟的中国队管理人员调侃我:你怎么点儿那么背,在京广中心咖啡厅做个采访都能让南勇知道,一个电话就给高洪波叫走了,不许他和你聊。


从未和高洪波求证,但愿并不是真的。即使真相如此,那也是中国特色吧。


声明:本文转自乐视体育,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李响:套中人高洪波的宿命 一堵墙横亘他与外界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