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新浪魏江雷:移动化趋势下的新闻报道要多平台发挥价值

魏江雷,新浪高级副总裁兼任新浪体育总经理。里约奥运会期间,他带领的新浪体育团队,为观众呈现了与众不同的精彩赛事报道。

2016-09-30 08:30 来源:美通社 文/许凡祎 0 92980


移动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大家对信息的获取习惯以及对信息的消费习惯,移动互联网上大家能够看的东西越来越多,长尾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魏江雷


媒体移动化趋势明显,门户网站多平台覆盖无压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转型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新浪体育作为覆盖全面的门户网站,做到的不仅仅是顺应移动端发展的潮流,更重要的是在潮流里发挥自身的最强属性,突出新浪体育门户网站的最大优势。以奥运期间的体育报道为例,这样有时差的体育节目,受众不可能保持深夜看比赛,清晨去上班的这种生活状态,新浪体育要做的,就是在移动互联网黄金时段,即早上七点到九点钟,提供内容,让大家在清晨早高峰中,通过看短视频,看图文报道,看奖牌榜等,了解奥运进展。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


一个人,他每天的阅读周期是有明显规律的,比如,早七点到九点是用移动设备去获取信息,到办公室之后再转到PC上;在工作的闲暇时间,在网站上浏览一下重大的消息;午餐时间,拿手机刷刷微博,或是看新浪体育的APP,找一些办公室内的共同话题;下午容易犯困,PC上刷刷好看的网页,提提神;到晚上六、七点钟又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阅读高峰期;到晚上九点半后,大家准备休息还会拿起手机刷刷微博……这种每日多频次、多时间的查阅习惯,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能够快速的兴起的基础。


另外,关于奥运报道,电视屏幕上一天最多可以看24小时,而每天有关奥运的报道,总共有4000多个小时的内容,如果用电视呈现需要近4周时间,而移动互联网是多平台多频道的,观众可以同时看篮球、足球、排球还有网球,在移动互联网上没有观看时长限制,没有内容要求,观众可以在浩瀚无边的报道里任意搜寻自己喜欢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大大增加了长尾阅读,除了赛事报道、金牌的情况,也看很多长尾的赛事内容,比如,帆船、柔道、曲棍球比赛等等。移动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大家对信息的获取习惯以及对信息的消费习惯,内容越来越丰富,长尾阅读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相比电视,这更能满足每个信息消费者不同的消费习惯。


“移动化”+“多平台”:护体传统门户网站


作为门户网站,新浪体育覆盖多个平台:就网页平台本身,每天有将近一千万人在PC上看新浪体育的内容;手机新浪网,每天能获得超过5000万人的流量数据;手机客户端,超过300万人每天通过客户端造访新浪体育;微博平台,新浪体育拥有900万粉丝,新浪体育加V的帐号大概有20个,每天访问微博账号超过5000万人。以上提到的PC平台、手机新浪网、新浪体育客户端、微博,再加上新浪网本身的新闻客户端,每天有超过一亿体育及泛体育迷,通过新浪网了解体育的世界,庞大的受众群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这是其他体育媒体平台并不具备的属性。


微博的平台属性,不可替代


微博在奥运期间,用户活跃度增高,新浪体育粉丝数量增长迅速。在上个季度的财报里,微博的日活跃度每周每月都大幅增长。我认为,受众的使用习惯是具有循环过程的。比如,一开始微博特别火爆的时候,大家只用微博,当微信等其他平台出现后,大家有所转移。


但逐渐地,在大家对某个平台使用疲劳后,又回到微博。尽管用户有很多内容要与朋友沟通,但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更多不认识的人知道,微博能够覆盖的范围比朋友圈更大更精彩,所以从获取信息的角度看,人们需要通过微博去了解世界,去分享自己。


当你的声音希望被更多人听到时,微博带来的受众群会是朋友圈的数倍。比如我的账号,微博上我有大约112万的粉丝,我发一条微博的阅读量可达到十万、二十万,而朋友圈就不具备这样的影响力。关于自己私人的生活,可以更新到朋友圈,但对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支持,以及对奥运精神的弘扬,大家一定选在微博平台上。


因此,微博作为一个平台,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本身不经营内容,只提供平台服务,每个用户都是自己内容的竞争者,这是该平台得天独厚的属性,不能够被替代。


尝试新项目,新浪发展的视野已投向全球


新浪网内容运营目前正在寻求新的渠道,微博在内容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显现。新浪体育希望借助内容运营的新模式,配合新浪微博这个得天独厚的自有平台,拓宽业务范围。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进行更多新的尝试,增加线下的项目,我们的赛事报道的目光已瞄准海外市场。


新尝试:内容运营,微博占据双向渠道成“宠儿”


围绕新浪网的新媒体业务和内容运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从新闻频道,到垂直的领域,如财经、汽车、体育、娱乐,都做了许多内容的深耕。另外,我们引用自媒体,他们带来的是非常丰富的内容源。同时,在内容分发上面我们也在进行讨论,如何分发我们的优质内容,让更多的人看得到。因此,在新浪内容运营方面,首先我们会引导更多自媒体来丰富内容,其次是使用原创内容,增加分发渠道。最后要额外重视与微博,这个新浪自身公共平台的配合,目前正在讨论如何使微博成为我们的重要分发渠道,同时也可是成为信息来源,实现内容的双向传递。


新尝试:新浪体育做赛事


在去年加入新浪的时候,我主要负责商业频道的内容运营,包括市场、媒体合作等,今年我开始专注于新浪体育。在奥运之后,新浪体育会继续集中精力进行转型,我们从传统体育媒体平台,转型做体育赛事。我们从去年起,已经做过两个赛季的“新浪3对3篮球黄金联赛”;目前我们上线的赛事,还有网络健美大赛,这在年底将会有线下的总评选活动;另外在今年年底,希望可以涉足五人制足球赛。除此之外,我们的“跑动”活动,中国跑团盛典已经做了两届,年底或明年年初会做第三届。以上的篮球、足球、跑步健身、和健美大赛都属于新浪体育的投播赛事,这些也是我们目前做了布局的四类赛事。


在明年,我们会开始做更多竞技类的业务,包括网络健美大赛所涌现的健美达人、健身达人,我们把他们推荐到不同运动品牌、或是健身俱乐部。依托着每天超过一亿流量的平台,新浪体育发展的空间很大,能做的尝试很多。利用我们巨大的媒体影响力,我们支持或是主办的赛事也能获得很高的关注度,这样的关注,就要求我们的赛事要做好,做漂亮,由此,我们就能逐渐推动一个赛事,获取更高的关注度以及更大的商业价值。


新尝试:中国赛事报道要走向国际


在去年新浪体育做了很多的尝试,我们向全国不同媒体推送新浪体育视频资源的赛事报道,自己运营一个微信账号,将众多版权拥有方、众多赛事执行方都纳入500人的微信群,通过这个群向他们更新我们的工作内容,让他们知道新浪体育做了哪些赛事,哪些节目,哪些新的尝试。如今的体育赛事项目大多从国际走进中国,比如网球、NFL,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体育项目能尝试走出去,比如中超,版权可卖到英国、卖到海外。我认为在未来,中国体育赛事报道会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新浪体育希望能在这个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和努力。


新浪体育目前的阶段还是在中国做好该做的事情,比如围绕奥运,我们每天推出话题“不止为冠军”,同时每天盘点奥运一整天的故事,以及有针对性地回报客户,盘点不同平台上的流量。另外,微信公众号在奥运期间也保持活跃状态,通过推送有深度的内容,让更多人对新浪体育的认知从“中国最权威体育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更深刻的了解新浪体育的权威性、原创内容的深度性,以及新浪体育人的情怀。


其实中国体育向国际传播的机会很多,无论奥运会还是世锦赛。作为体育媒体,有责任帮助中国体育走向全球,新闻报道其实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绝好机会,让世界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


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内容输出主要还是通过我们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送,新浪体育与欧新社、美新社、美联社都有媒体合作,在未来,我们希望能通过合作既引入国际资源,又能将我们的内容发布到国外的媒体平台上,让更多国外读者看到新浪体育,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


声明:本文转自搜狐体育,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访谈新浪魏江雷:移动化趋势下的新闻报道要多平台发挥价值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