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姑娘挺起胸:爱国是赛场内外最朴素的情感

今天的中国,已经无需再把奥运成绩直接跟雪耻洗辱挂钩,但那股一往无前争取国家荣誉的热忱,我们还需要继续葆守。

2016-08-19 08:35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文/李斌 0 123418


今天的中国,已经无需再把奥运成绩直接跟雪耻洗辱挂钩,但那股一往无前争取国家荣誉的热忱,我们还需要继续葆守。


里约奥运的举世瞩目中,有人讲起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去年夏天,女排大奖赛香港站中国与泰国队赛前热身时,场地上突然奏响了中国国歌。“我们正专心打球,突然国歌就响起来了,我当时就感觉放错了吧,但自然而然地停下手里的活儿。”停下来的不只是袁新玥。那一刻,中国女排都挺胸抬头,目视国旗,看台上的观众也自发站了起来。“我觉得,这是身为中国人最自然的反应吧。”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伦敦奥运期间的美国,得知菲尔普斯带领美国队斩获金牌,他的老家巴尔的摩全城沸腾,狂欢一直持续到午夜;在爱荷华,人们在脸上画好油彩,穿着国旗样式的衣服,或者身披国旗,或者手举小国旗走上街头,一名中国留学生的美国邻居拽着她的胳膊大喊:“我都要上天啦,我为祖国而骄傲,民族自豪感充满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这大概是体育赛场内外最寻常也最经典的场景。然而在里约奥运会上,有这样一支特殊的代表队:没有国籍,因而也就没有国旗、没有国歌,他们代表着全球近6000万背井离乡的难民。由于战乱和灾难,他们颠沛流离,或者寄身难民营,或者暂栖他乡,是奥运大家庭向他们张开最温暖的怀抱,让他们的体育梦想得偿所愿。


即便如此,他们内心深处的酸楚和伤痛,仍然是外人所难以完全体会的。作为难民代表团的一员,发布会上,来自刚果金米森加提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和家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祖国是运动员最坚强的后盾,爱国是赛场上下每一名参与者最朴素的情感。奥林匹克大家庭,由一个个国家和地区的小家庭组成。奥运会是运动员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对跨越巅峰的向往。当国旗冉冉升起,国歌高声奏响,每一个小小的“我”的高光时刻,都会转化为“我们”的无上荣光。


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竞技体育中,但正因为有了“国家”这个凝聚核,竞技体育的快乐得以为更多人所分享。正因如此,即便面临诸多困难,许多国家依然不遗余力申办奥运会;正因如此,法国总统为申办奥运时不断强调,“我们最大的王牌就是整个法国”;也正因如此,只有90万人口的太平洋岛国斐济,全国放假3天观看橄榄球队比赛,激励他们的健儿一举收获斐济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国运衰则体育衰,国运兴则体育兴。对此,曾经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有着比其他人更深切的感受。从80多年前刘长春一个人的远征,到50多年前容国团奋力一搏为新中国赢得第一块金牌;从中国女排“三连冠”激发起“爱我中华”的无比豪迈,到洛杉矶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北京奥运会“奥运梦圆”卷起民族复兴新一轮春潮……过去中国积贫积弱,一个“奥运三问”成为国人心头的百年之痛,竞技体育因此背负上振兴中华、扬我国威的重任。今天的中国,已经无需再把奥运成绩直接跟雪耻洗辱挂钩,但那股一往无前争取国家荣誉的热忱,我们还需要继续葆守。

 

正如“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在奥林匹克赛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永远是撼人心魄的雄浑之力。有人说,中国女排的队伍江山代有才人出,但郎平永远是这个团队不褪色的偶像;中国的体育明星出了一茬又一茬,但郎平永远是超级明星。


1994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她不惜冒着违约的风险,从美国回来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将这支队伍重新带上巅峰;2012年,中国女排再次遭遇挫折,曾经多次表示不会接任主教练的她再次挺身而出,承担起教练和妈妈的双重责任。“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这就是她的回答。

 

国民心态的成熟自信,让爱国情感更趋深沉理性。在许多年轻一代的眼里,代表祖国出战,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放弃英国国籍代表中国出战的华天,在里约获得马术三项赛第八名,创造了中国马术征战奥运所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在这样一个长期以来鲜有优势、甚至鲜有国人关注的项目上,有这么一个人为中国拼搏,让很多同胞为他热泪盈眶。

 

当有媒体问华天:只有你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马术比赛决赛,会孤独吗?他的回答是:一起战斗的还有我的祖国。是的,奥运健儿身后,站立着的是13亿走向自信自强的中国人民。有他们在,体育健儿永远不会感到孤独;为他们而战,世界一定会见证更多中国精彩。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评论,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锐评】女排姑娘挺起胸:爱国是赛场内外最朴素的情感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