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棒的30个运动城市在这里

中国最棒的运动城市是哪个?邀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哪些城市会上榜?是那些有中超球队和CBA球队的城市吗?还是那些拥有绝佳海岸线或超赞登山路线的城市?

2016-08-10 11:55 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室 文/施钰涵 视觉/蒋亦哲 0 7425


中国最棒的运动城市是哪个?

 

邀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哪些城市会上榜?是那些有中超球队和CBA球队的城市吗?还是那些拥有绝佳海岸线或超赞登山路线的城市?

 

其实,“运动城市”这个词可以很丰富——它不仅意味着城市拥有良好的运动基础设施,一个城市的运动消费能力,还包含人们在生活时表现出对运动的关注和参与,以及城市整体的运动成熟度。

 

基于上述五个维度,我们根据大众点评上健身场所数量排名前30的城市制作了一份中国运动城市榜单。从最终结果看,一线城市的位置依然无法撼动,但在许多细分领域上,诸如苏州、南京、杭州、福州、东莞、佛山、厦门、宁波这样的城市多次出现——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比大城市的人多了天然的环境资本和时间资本去享受运动。

 

如果考察运动装备的消费,马拉松赛事的花费,一些更小众运动如山地车、高尔夫的支出,排名靠前的北京和上海确实提供了一份“中产阶级运动指南”。但如果看完整份榜单,你会发现,在许多城市,运动着的人们生活更简单——他们往往是在通勤中跑步或骑车,消费更理性——他们偶尔买标价更贵的名牌,但也开始尝试各种渠道购买合适自己的衣物,其中包括运动领域的微信公众号定制服务。

 


北上广深之外,成都、重庆、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苏州、福州、东莞和厦门依次成为“中国最棒的新一线运动城市”Top 10。来看看具体维度上各个城市的表现吧。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列举了每个维度的一到两个指标。想看完整版?请戳“阅读原文”!

 

基础设施

 

一座好的运动城市理应为市民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支撑。但在考量这一点时,很容易犯下用量级大小去评判城市好坏的错误。因此,在“基础设施”这个维度中,我们剔除了面积或人口这样因城市而异的因素,选取了公园密度、人均健身房数量、空气质量指数和大赛赛事场所数量四个指标作为评判依据。

 

天然的户外运动空间在我们看来是最重要的,这是为何“公园密度”被列为第一条。不难理解为什么深圳能在基础设施这一项上排名第一——作为一个有山有海有公园的城市,深圳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就有23个公园。许多南方城市在这一项上都表现突出。邻近的佛山和东莞在相同范围内有11个公园。



运动消费

 

提到一座城市在运动活跃度上的表现,很多人会想到它的运动消费能力有多强。在国家体育总局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中,接近40%的20岁及以上的人群有过体育消费,这部分人群中的94%进行体育服饰的消费。

 

越来越多的运动赛事在各个城市展开,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运动消费差异正在迅速缩小。2016年3月无锡太湖马拉松比赛前后,迪卡侬在无锡地区各门店的跑步运动销售额增长都超过100%。7月中下日本运动品牌亚瑟士(Asics)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家旗舰店的原因之一是“最近3年,中国业务的销售额以每年2倍的速度增长”。要知道,这个跑步专业品牌2007年进入中国的前3年礼,公司中国业务累计亏损超过10亿日元。


运动品牌的线下开店状况很自然地成为评判城市运动消费实力的指标之一。北京和上海的运动品牌门店数最多,但新一线城市的开店速度远比一线城市速度快。


如果同时比较面向大众的运动卖场迪卡侬和包含李宁、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在内的运动门店,你会发现重庆、武汉、石家庄、长沙在过去一年的客流增长和门店扩张都位居前列。

 

四个一线城市的总体消费情况依旧领先于其他城市,但综合过去两年的数据,运动品牌有理由更看好消费力旺盛和消费潜力巨大的新一线城市,例如成都、重庆、武汉和南京。



运动关注

 

在整个运动榜单中,运动关注是一个基础维度,它最低限度地体现了城市人对运动本身的热情。

 

因为职业联赛的关系,足球和篮球比赛成为中国受关注度最高的两个赛事项目。不仅赛事观看指标可以体现这一点,在竞技赛事分类中,这两类同样成为最主流的项目。

 

一个城市是否有活跃的中超球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足球在当地受到的关注程度。中超2016赛季,广州、上海各有两支中超球队,北京、南京、杭州各有一支——这些城市是足球赛事关注度最高的前五个城市,在运动关注维度中的排名也更靠前。

 

在赛事观看指标上,拥有职业球队的城市表现更好,篮球关注度同样遵循了这个规律: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都分别拥有自己的CBA球队。

 

一线城市因为场馆设施完善,拥有更丰富的竞技赛事资源。需要指出,政府官网的信息丰富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数据的排名。


 

运动参与

 

感谢那些随时在运动过程记录自己轨迹的人,我们得以解答了制作这份榜单之初的疑问:那些在“买买买”上实力超群的大城市,真的在运动吗?

 

答案是未必。在跑步、步行、骑车这三项运动中,除了上海在人均跑步里程中排名第7,一线城市没有再出现在前十。

 

这组运动数据勾画了一幅新的城市地图:武汉的汉口江滩、昆明的滇池、西安的城墙根、厦门的环岛路、成都的浣花溪、无锡的太湖……这是我们的另一个发现——运动会帮助你重新丈量脚下的城市。

 

昆明在这个维度上表现优异。过去一年,平均单次骑行里程最多的城市是昆明,达到了23.9千米。昆明人步行目标的达成率高达103%。尽管跑团数量不是最多,但过去半年,昆明的人均跑步里程位列第二,为106.47千米。



和一些用户聊完后,我们发现,北京、上海许多锻炼者的运动原因更多是“缓解焦虑”或是“工作压力大”——这和中小城市的人回答截然不同,后者大多为了“好玩”,或者并没有什么原因,“只是饭后运动一下”。西安的一位小米手环用户向我们解释为何当地人每天步数都很高时说,“我们那儿的人食量比较大,要消化”。

 

大城市的运动社交属性或许更强。一线城市在带有社交功能的健身软件KEEP上表现更活跃也说明了这一点。或许因为工作繁忙,或许因为户外环境不好,这些城市的人更愿意利用零碎时间在室内运动。不论是HIIT课程训练次数还是热门单次课程(请注意,全国的最热门课程是瘦腿训练),北上广的训练次数都占据前三。


 

在真正参与运动这件事上的表现,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比一线城市做得更好。

 

运动成熟

 

一个城市能够被称作活跃、成熟的运动城市,很重要的特征是拥有许多小众运动项目场馆,比如攀岩馆、射箭馆、马术场、壁球馆。略感意外的是,大城市并不是这项指标的获胜者,反而是成都、佛山、昆明为当地人提供了最丰富的选择。

 

人天性懒惰,尤其在运动这件事情上,这是为何运动场馆的便利性十分重要。在该项排名第一的深圳,超过城市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区域,你可以在10分钟步行范围内找到运动场所。



在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未来5年《全民健身计划》中,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健身圈的要求是“15分钟”。但实际上,包括常州和苏州在内的许多城市已经做到了10分钟健身——这些城市政府建立的运动健身相关网站上也能迅速找到附近的健身场所。

 

赛事和运动场馆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座城市在运动消费上的偏好。当我们区分看待运动品牌——亚瑟士这样的专业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等一线品牌,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时,尽管不同城市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品牌展现喜好之差,但整体看来,一线品牌的受欢迎度更高。



在制作这份榜单时,很多运动迷告诉我们,他们不使用任何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这没什么不好,当运动够日常,也就不需要刻意记录了。

 

与其经常利用轨迹数据监测城市的运动热情,我们更希望运动稀松平常,以至于我们不用刻意关注它。

 

好比那股2014年从时尚界吹起的Athleisure(运动休闲)风,我们很希望它能一直持续,不再是“潮流”,而是时刻出现在城市的日常生活里。


声明:本文转自新一线城市研究室,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中国最棒的30个运动城市在这里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