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奥运会究竟划不划算?看看经济学家怎么说

四年一届的夏季奥运会就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盛大开幕,但经济学家们指出,主办奥运会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2016-08-09 10:00 来源:看商界 0 45987


禹唐体育注:

四年一届的夏季奥运会就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盛大开幕,但经济学家们指出,主办奥运会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批评者甚至用了“灾难”和“噩梦”等词汇描述首次在南美洲举办的奥运会。在他们看来,因奥运会产生而的大量财政开支无益于改善巴西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巴西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目前因腐败和滥用职权指控被停职,等待着最后阶段的弹劾审判。不仅如此,前任总统卢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也因重大腐败丑闻接受调查,并将因妨碍司法公正接受审判。CNBC的报道说,如果罗塞夫本月底被议会正式弹劾,那么将标志着中左派劳工党(Workers Party)对拉美最大经济体13年的统治将终结,巴西政权将交由保守派临时总统泰梅尔(Michel Temer)。


作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巴西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收缩,经历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去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收缩3.8%,其主权评级已被下调至垃圾级。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巴西2015年通胀率高达9%。今年6月,通胀率仍保持在8.8%的高位。


这样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使里约奥运会面临着额外的挑战。虽然最终统计尚未出炉,但主办本届奥运会的成本预计将超过200亿美元(包括基础设施投入)。相比之下,最初的估算成本为140亿美元。


里约的建设计划包括四个场馆和设施群,以及连接它们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铁路,然而许多项目都超出预算并且进度落后。目前,经济衰退已经导致里约州政府出现财政危机。该州已经向联邦政府提出9亿美元援助请求,以填补奥运会警力开支缺口。由于里约暴力犯罪骤增,奥运会需要8.5万名安保人员,这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多出两倍还多。里约州代理州长多内莱斯(Francisco Dornelles)此前警告说,财政危机可能在奥运会期间“导致公共安全失控”。


此外,寨卡病毒疫情不仅导致一些著名运动员退出本届奥运会,还加大了里约公共卫生开支压力。虽然巴西政府承诺将专门为奥运会额外增加2000名专业医护人员,但州政府的预算危机已经令里约的医院出现药品和基本供给短缺。


值得说明的是,当2007年提出申办奥运会时,巴西的经济形势与当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当时的巴西经济受益于持续近十年的大宗商品热潮,不仅摆脱了本世纪初的衰退,还创下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速。


2008年,巴西一跃成为全球第八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规模创新高、中产阶级壮大、贫困率大幅下降。到了2009年,也就是巴西申办成功的那一年,该国股市(以美元计)以145%的超高涨幅傲视全球。彼时的巴西人有理由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巴西陷入目前的危机泥潭,才更加放大了奥运会带来的财政压力。



评级机构穆迪(Moody’s)今年5月的研究报告指出,奥运会将有利于巴西旅游业和零售活动,但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并不会明显。穆迪认为,奥运会对巴西的主权评级影响为中性,并预计巴西经济今年仍将收缩3.7%。


高盛(Goldman Sachs)本月初发布的报告称,由于一系列宏观经济失衡加剧、信心指数严重下滑,巴西总投资支出实际上已经连续两年半下滑。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总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下滑21%,目前回落至与2009年第二季度相同水平。这份报告认为,鉴于巴西经济的庞大规模(大约为1.8万亿美元),2014年世界杯和今年奥运会相关的投资规模显得太小,不足以产生明显的经济红利或推动力。


受到质疑的不仅仅是里约奥运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文章说,历届奥运会之前由主办国实施或发起的影响力研究通常都认为,主办奥运会能够创造就业、吸引游客并提振总体经济产出;但奥运会结束后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假定的益处实际上无法确定。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的一项研究解释说,奥运会相关建设工程创造的就业岗位往往是临时的,除非主办国(或地区)失业率较高,否则大部分新增岗位都会流向已经就业的工人,从而减弱了对于更广泛经济的影响。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新增的4.8万个临时就业岗位,仅有10%最终归属于此前未就业的人。


可能有些令人意外的是,经济学们发现主办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实际上是喜忧参半的。原因是奥运会期间的安全形势、拥挤程度增加以及物价走高抑制了游客人数的增长。比如,伦敦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以及盐湖城冬奥会举办当年,当地旅游业实际上出现了下滑。


归根结底,几乎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主办奥运会能给经济带来总体上的积极影响。尽管有研究发现主办奥运会对国际贸易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历史数据研究没有发现对主办国GDP有任何长期影响。


专家们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替代效应”——许多奥运会相关的开支不过是原本要用于别处的开支。此外,酒店、连锁餐厅和建筑公司因奥运会获得的利润最终流入了跨国企业,而不是留在当地经济之中。



另一方面,举办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本身需要巨大的投入。这些成本包括申办准备、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大型场馆建设、活动运营等。经济学家们还提出,奥运会的“隐含成本”也必须纳入考量。这包括奥运会给其他重要公共开支造成的机会成本,以及可能存在的长期债务压力。


现代奥运会历史上,仅有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实现了盈利,主要原因是当时几乎全部利用已有设施来承办奥运会。由于成本高企,其余奥运会的收入只占开支的一小部分。例如,2012伦敦奥运会虽然创收52亿美元,但还不及180亿美元总开支的三分之一。


牛津大学一项研究表明,1960年以来的每一届奥运会都出现了成本超支;以实际价值计算,平均超值幅度为156%。1972年,美国丹佛市成为首个拒绝主办奥运会的城市,选民们在一次公投中否决了为奥运会额外增加公共开支的提议。1976年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上,主办此项大型体育活动的财务风险显露无遗。当时的实际成本比预期的1.24亿美元超出26亿美元以上,最终导致纳税人用了将近30年才还清数十亿美元债务。


著名奥运会批评人士、体育经济学家津巴利斯特(Andrew Zimbalist)指出,国际奥委会(简称IOC)让多个城市竞争申办的模式实际上鼓励了过度开支。研究者们还发现,过去20年间,提出申办奥运会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了两倍还多。结果是,像俄罗斯、巴西这样的国家渴望利用奥运会来展示其发展成就,但他们又必须为了建造必要的基础设施而大举投入。比如,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实际成本高达500亿美元以上。在可预见的未来,债务和维护成本每年将花费俄罗斯纳税人将近10亿美元。在里约,为了腾出空间修建奥运场馆和交通设施,超过7.7万名棚户区居民被强制搬迁。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城市出于财政压力原因退出了夏季或冬季奥运会申办,如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和波士顿。作为回应,国际奥委会正在推动一项名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Olympic Agenda 2020)的改革。提议中包括降低申办成本和建设成本的措施,比如鼓励主办城市更加灵活地使用现有体育设施。


不过,一些批评者认为应当采取更为彻底的改革措施。他们建议说,应该让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承担主办奥运会的压力;或者指定某座城市永久举办奥运会,从而避免新建基础设施造成的过度开支。


本文转载自看商界,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主办奥运会究竟划不划算?听听经济学家怎么说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