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海投身短视频创业,美国的“球员论坛”被搬到中国了?

孙继海的创业项目让人想起了美国的“The Players\\\' Tribune”,二者在形式和模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的不同或许正是彼此成败的关键。

2016-08-03 09:20 来源:钛媒体 文/陆大凤 0 43992


禹唐体育注:

孙继海的创业项目让人想起了美国的“The Players' Tribune”,二者在形式和模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的不同或许正是彼此成败的关键。


8月1日晚上,微博上突然出现了众多体育大V祝贺孙继海秒嗨创业的短视频和相关话题,在营销事件背后,笔者不得不再次关注这个已经听说一段时间的话题。


而孙继海的项目,也让笔者想到了最近风生水起的另外一个创业项目——美国的“球员论坛(The Players' Tribune,简称TPT)”,无论从形式还是商业模式上,二者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对比一下或许对孙继海和秒嗨的商业逻辑更为清楚。


玩法PK:起点,赢得运动员信赖的内容平台?


资料显示,球员论坛(TPT)成立于2014年,由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运动员德里克·杰特(Derek Jeter)创办。初衷源于职业运动员与媒体存在距离和误解,通过球员论坛(TPT)则为职业运动员提供一个最真实发声平台,建立运动员与粉丝之间直接沟通渠道。


这在媒体行业发达的美国显然很有市场,项目发展至今,不仅一些知名运动员和知名媒体人加入(平台目前已超过350名运动员提供内容),而且部分刷爆媒体的大事件都通过这个平台发出,比如NBA球员纳什、科比退役,杜兰特加盟勇士的消息。这足以证明,它赢得了运动员群体的信任。


孙继海的创业项目秒嗨,在跟大程度上与此相似。首先,秒嗨的核心资源同样是职业运动员和知名媒体人。据笔者了解,入驻秒嗨平台的各项目职业运动员已经超过300名;其次,入驻到秒嗨的运动员同样是内容提供者,其上传内容包括比赛、训练之外的生活或针对事件的评论;最后,运动员与普通用户之间是直接沟通互动。这与球员论坛(TPT)极为相似。


秒嗨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运动员直接发布重大新闻,其影响力也没有球员论坛(TPT)大,但它具备了与球员论坛(TPT)对比的最核心因素,即,赢得运动员信任。一些非常私人化的内容,比如晒小孩、展示才艺等,这些涉及隐私的内容或许是运动员信任的证明。


玩法PK:未来规划,延伸的多元化生态?


球员论坛(TPT)主席杰米·梅斯勒(Jaymee Messler)曾谈到球员论坛(TPT)的未来发展。球员论坛(TPT)定位成一个“杂交”的新媒体平台,介于传统媒体和彻底颠覆美国传统媒体的新闻聚合网站;当前媒体是一种补充,接下来的奋斗目标是让体育迷和其他媒体浏览球员论坛(TPT)网站变成一种日常。


如何“变成一种日常”?


让运动员及新闻人物分享信息,同时让粉丝们离比赛更近。运动员也发布很多关于社会、健康问题的内容,成为他们讨论健康或社会问题的一个出口。其首先建立运动员和粉丝间的联系,塑造自己的声音,然后建立运动员网络。具体措施还包括已经设立广播电台,未来,电视台或者网络电视台也同样可能。显然运动员提供内容,与粉丝直接互动不是球员论坛(TPT)的终点。


秒嗨着眼点同样如此。建立运动员与粉丝间的直接联系是第一步。从目前来看,秒嗨的规划不止打造一个运动员粉丝沟通的平台,球员论坛(TPT)上凯文·乐福联合巧克力牛奶商业品牌展示如何养伤恢复的专业内容,也可能出现在秒嗨平台上。此外,运动员针对热点事件发表观点或回应,同样是秒嗨的内容范围。


建立运动员网络之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变现,那么球员论坛(TPT)的商业模式与秒嗨的商业模式有可比性吗?


商业模式:变现路径的异同之处


球员论坛(TPT)登录界面,这是一个直连运动员与体育用户的新媒体平台


球员论坛(TPT)的商业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广告。其基础即黏性强大的运动员群体与体育粉丝群体的流量价值。据悉,球员论坛(TPT)在截止2015年底的数据是:超过315万的独立访问用户和超过3800万的累计浏览量。这显然给了众多品牌拓展商业活动的机会,也给了非知名运动员通过“活动”获得报酬的机会。这正是运动员在平台上活跃的动力。参与的运动员在他们的故事和品牌联系到一起时会得到报酬。


前文提到的NBA球员凯文·乐福与商业品牌合作,在平台上发布系列关注肩膀脱臼康复过程的内容,就是很好的案例。厂家对运动员康复给予支持,同时巧妙地宣传了产品在球员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这样的模式,显然可以通过有魅力的运动员做更大范围尝试。


球员论坛(TPT)的规划路径是:第一个阶段建立运动员社群,这一点TPT已经实现。第二个阶段增加发行(分销),第三个阶段是货币化。


这个路线也基本上是孙继海的秒嗨试图走通的。运动员社群正是现在秒嗨聚焦点,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和知名媒体人及相关周边从业人员入驻,一个相对封闭而又较传统更为开放的社群是体育粉丝加入的重要动力。一旦流量效应形成,商业用户的入驻和植入便顺理成章,变现的广告模式可以通过运动员自产高质量内容加入。其融合了运动员、媒体人、精准体育用户及商业厂家元素的专业内容,便成为分发基础,埋单的人很可能是所有内容参与者和消费者。至于货币化,虽然没有确切资料证明秒嗨会走同样的路,但显然也是选择之一。


据笔者了解,资本对于互联网体育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已经有了清晰认识,但与一个个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商业概念不同,在体育领域,变现模式并没有太过新奇的设计,其核心仍然是用户、产品和服务。消费闭环在于用户愿不愿意掏钱。动域资本投资副总裁范殷良提到:(体育项目)盈利问题跟过去一样,收入原来在哪儿现在还在哪儿,一个是传统的通过媒体形式卖广告赚钱;另一个是老百姓作为消费者去埋单。可见,体育项目的商业模式说破大天,也要把好流量和用户。而球员论坛(TPT)和秒嗨设计的未来规划在这两个方面有自身优势。资本会认可这这些优势吗?


融资情况:资本终究入局?


从现在的结果上看,资本对于上述模式有积极反馈。球员论坛已经获得了两轮总共1800万美元的融资,其估值也仍然在增长。而秒嗨因为时间较短(2016年6月上线),目前没有确定融资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球员论坛的投资者中有科比这样的运动员投资者,这或许是不同于其他项目的一点,即,球员群体对项目的参与不仅止于提供内容,甚至成为资本来源而投身其中。


球员论坛(TPT)目前的融资情况如下:天使轮由传奇影业主席兼CEO托马斯·塔尔(Thomas Tull)及匹斯堡钢人(the Pittsburgh Steelers)球队股东共同出资300万美金,时间为2014年7月份;B轮融资由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领投1500万美元,其中NEA投资950万美元,另外550万美元的投资人包括科比等知名球员,时间在2015年6月份。


秒嗨的融资情况目前不明,资料显示,其启动资金为2000万人民币,资金来源于创始人孙继海及其余联合创始人。目前正在洽谈A轮融资,据悉已接近完成。


球员论坛VS秒嗨:不同与不确定性


球员论坛已被证明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而孙继海打造的秒嗨目前只是起步阶段,能否像球员论坛一样“成功”,存在未知因素。从比较来看,尽管秒嗨与球员论坛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不同。


第一,球员论坛定位为媒体,而秒嗨则定位为社交平台。这两点谁更有优势其实很难说,且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与社交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融合。不过,媒体的特点有其鲜明的变现路径,而社交平台则要复杂很多。


第二,球员论坛的内容以文章为切入,而秒嗨则以短视频为突破。短视频的优势很明显,直观、生动,其劣势也很明显,深度内容的打造较文章形式更弱。但文章的冗长为很多互联网用户不喜,考虑到中国用户特点,及影像在直接互动中的效果,难说是秒嗨的弱势。


这两个显见的不同背后是一个更大的、有更多不确定性的不同,即中美体育产业环境的不同。


首先,球员论坛基于球员与媒体问题出发,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新媒体内容平台和社群网络,秒嗨的出发点显然不是球员与媒体的延伸需求。据孙继海的说法,秒嗨基于体育资源价值重新发现。希望将稀缺的体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发挥更大价值。这个设想显然要比球员论坛(TPT)有更为复杂的逻辑,不可控因素也更多,比如资源会不会流失?这样的基础,显然需要更大精力维系资源与平台的信任关系。


其次,流量能否实现,与体育产业是否发达存在联系。在这一点上,球员论坛显然更轻松,反观秒嗨,则需要付出更多。发达体育产业自然解决了原始用户积累和消费习惯培养,而中国市场,这两点都可能要更多成本,尽管秒嗨资源用户可以凭借个体IP影响力吸引用户,但要一个承载商业模式和变现可能的流量基数,显然不能全部寄托于个体IP资源。


最后,广告变现模式是否靠谱儿?这同样与体育产业环境有关,球员论坛有相较而言更为完善的保障助力广告变现实现,而秒嗨是否能容纳软广?与球员的合作是否涉及分成问题?仍需要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在众多体育线上项目依靠广告变现前提下,秒嗨确实有自己的场景优势,只是这个明显的变现手段是不是秒嗨所追求的或有其他模式设计,还要看秒嗨自己。


声明:本文转自钛媒体,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孙继海投身短视频创业,美国的「球员论坛」被搬到中国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