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球鞋背后的博弈 某国手曾被授意攻击赞助商

前几天,中国篮协向各CBA俱乐部发布了关于取消特许贴标鞋的通知,新赛季的CBA联赛国内球员将必须穿着赞助商李宁品牌篮球鞋参赛。新闻一出,网友评论不出意外的一边倒,不是骂李宁,就是骂篮协。

2016-07-12 09:26 来源:网易体育 0 94802


前几天,中国篮协向各CBA俱乐部发布了关于取消特许贴标鞋的通知,新赛季的CBA联赛国内球员将必须穿着赞助商李宁品牌篮球鞋参赛。新闻一出,网友评论不出意外的一边倒,不是骂李宁,就是骂篮协。这种反应,都在意料之中。所以,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敏感的话题,篮协到底该不该强制球员统一穿李宁鞋。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学的时候学校让收校服费,统一收。我觉得校服又大又丑,拒绝交钱。后来一统计,全班就我一个人没交,班主任把我叫到小黑屋教育我:


“怎么就你特殊?”


“校服丑,不好看,还贵。”


“必须交。”


“邻村的那个小学,人家就不强制交,想穿啥穿啥。”


“那你转那去上吧。”


“老师,财务室怎么走?”


和强制买校服一样,篮协强制球员穿统一品牌的球鞋就是这一亩三分地的规定,如果你不想穿,可以反抗,可以退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迫使篮协更改条款。但在这之前,作为这个游戏里的一员,你就得遵守规则。


很简单的逻辑,赞助商在5年20亿砸下巨额合同之后,他们想要利益最大化,而在他们的合同中,包括了球员脚的权益。也就是说,当初篮协把球员脚的权益卖出去了,现在人家强制你穿统一品牌的鞋,并不违规。如果篮协当初表示,赞助商权益中,不包括穿鞋这事,那合同就回事另外一个价格,5年18亿,15亿,都有可能。既然签了,联赛就该按合同来,白纸黑字的合同中体现的权益最终因为舆论的压力而拒绝执行,这种违反契约精神的行为是CBA这个品牌的伤害。朝令夕改,不按合同办事,扔进去的真金白银随时有可能打水漂,以后谁还敢来投钱?


就是论事的说,篮协将球员的脚打包卖出去,这种做法不合适。但一旦卖出去了,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篮协出台这个规定,保护赞助商的利益,无可厚非,而赞助商并没有做错什么,在不违法不违规的情况下,你收我的钱就得按照既定的合同来办事,天经地义。


每次篮协出这种强制的规定,球迷就会横向对比老美,感慨人家NBA就是先进,就是人性化。中国篮协就是利欲熏心,不管球员死活。脚是球员的命,这么重要的东西应该让球员自主选择,学习NBA,不该强制。


对于NBA球星而言,相比于真刀真枪的NBA赛场,靠人气和商业包装PK的球鞋代言游戏无疑是他们暗暗较劲的第二战场:谁的代言合同最大?谁的签名鞋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谁在赞助商那里最有特权?正在这种暗暗较劲中,有人成为大赢家,但更多的却是忿忿不平的失意者


若对比NBA,我们球员权益缺失又何止这一项?CBA球员有和篮协劳资谈判的权利吗?咱们的联赛有球员退役保障福利吗?遭遇到法律问题有官方援助吗?NBA如此全面的球员福利和权益保障体系靠的什么?是他们自己长期以来和资方不断的斗争中获得的,他们从1954年起就有统一的球员工会,所有的球员都会加入到这个工会中,团结起来和资方讨价还价。我们的球员工会在哪?所有的球员还都是一盘散沙,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不同,遇到不公待遇时通过媒体舆论来帮助自己争取权益,这种方法太原始,力量也有限。


什么时候我们的联赛球员能有自己的工会,我说的这个工会是一个真正属于球员的工会,而不是一个资方的傀儡工会;到那个时候,遇到这种自己觉得不公的条款,才能有底气,有理有据的去抗争。但是在这之前,该穿的鞋还是得穿。


有些球员觉得篮协的这个规定就是图财害命,公开质疑李宁的球鞋质量不好,容易崴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上个赛季,赞助商为了让每个球员能穿上舒服的球鞋,专门派人去各个俱乐部为球员们量脚,定制球鞋。就算是这种服务依然不能堵住一些球员的嘴。你可以留意一下反对这条规定的球员,几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竞品合同,他们强烈反对,不是因为赞助商给的球鞋不好,而是利益冲突了。这才是根本原因。


之前几个赛季,篮协的规定中有“买脚”的名额,就是说如果你身上有竞品合同,可以让相应的品牌商掏钱“买脚”,这样就能够敞开了穿,不受限制。最初的金额是nike80万每人,阿迪和安踏50万每人。但是这些品牌并不积极的为旗下的球员买脚,宁愿被罚款,为什么呢?因为每罚款一次,他们就可以打着为球员健康考虑的旗号利用媒体和舆论造势,这不仅能给篮协施压,也是一次绝好的品牌曝光机会,那点罚款钱就当是广告费了,相当的划算。如果旗下球员受伤了,不管是不是因为球鞋,也一定得拿球鞋做文章,而且声势越大越好。2014年,某国手联赛受伤,赛后发微博指责赞助商球鞋质量差,导致了自己的受伤。就在当晚,所有这个品牌旗下的球员纷纷转发了这条微博,形成集体“围攻”之势,同时很多媒体也参与造势,共同“声讨”篮协和赞助商。


这次受伤到底是不是因为球鞋,到目前也没有科学的定论,但是这件事的背后,却结结实实的是一次有计划的“攻击”。所有参与的球员和媒体都是有利益相关。手里数着钱,嘴上骂着娘,这种指责有多少是真正基于健康的考量呢?


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北京队打总决赛的时候,万事达中心的“流氓”行为。主场开打之前,在不知会篮协的情况下擅自印发带有万事达品牌logo的加油T,并且强行铺在主场座位上,美其名曰:为了主场造势,为了北京队加油。如果你真心为球迷,毫无私欲,大可没有品牌logo,只有口号。最终篮协罚了万事达15万,只用了这点钱产生了轰动全国的广告效应,绝对超值。在印发T之前,他们明知道自己不是联赛赞助商,也知道这种行为一定会被处罚,所以他们不可能提前打招呼,必须得在篮协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木已成舟,这样才能获益。事后,万事达方面做受气小媳妇状,博取球迷的同情和支持,裹挟舆论,让自己倒变成了一个受害者,篮协和赞助商背负骂名,这种运作手段“流氓”至极。


没办法,这就是这个行业的商业环境,不按规矩出牌,只要能为自己的流氓行为编织一个上得了台面的理由,哪管什么规则。反正处罚也是不疼不痒,下次照方抓药,照干不误。


再回到穿统一品牌球鞋的这个争议问题上,我个人也觉得,在球员穿鞋的这个问题上不应该一刀切,脚毕竟是球员的饭碗,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应该把这个权利下放给球员自己。但是这是需要球员自己真心的去争取这个权益,而不是在某些品牌授意下,在钱的驱使下,做一些违心的抗议。


如果哪一天CBA的主赞助商换成了国际大品牌,到时候强制统一穿国际一线品牌的球鞋,你猜,到时候会不会有人站出来说,我穿这个球鞋容易崴脚,还是国产的球鞋好,我就得穿国产某某的鞋,不让我穿就是篮协谋财害命!


这块利益是块大蛋糕,虽然烫嘴,但篮协或者未来的联赛公司依然不会轻易放弃。指望自上而下的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不可能,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CBA球鞋背后的博弈 某国手曾被授意攻击赞助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