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格斗在国内急速升温,多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搏击热潮已经直追路跑,成为越来越炙手可热的体育IP。而因为增长速度太快,国内的搏击赛事与国外高水平赛事仍有不小差距,选手的安全保障、组织规范等方面,还存有相当多的问题。

2016-07-07 17:00 来源:劳动报 文/王卫朋 0 47730


禹唐体育注:

不知从何时起,搏击和格斗类赛事在国内急速升温。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亚洲最大的搏击赛事ONE冠军赛登陆合肥,同一时间进行、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赛事达到近10场。据记者采访了解,搏击热潮已经直追路跑,成为越来越炙手可热的体育IP。


而因为增长速度太快,国内的搏击赛事与国外高水平赛事仍有不小差距,选手的安全保障、组织规范等方面,还存有相当多的问题。


20多个品牌赛事疯抢市场


我国现代武术散打自1979年开始试点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套独立完善的体系,也培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柳海龙、巴特尔、张开印、高力宝……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在擂台上叱咤风云。


2004年,《武林风》横空出世,通过电视平台将体育搏击与娱乐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一台“电视功夫秀”,开启了中国功夫的新时代,深受观众喜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武林风》已然走在中国搏击赛事的最前端,是国内时间最长的搏击品牌赛事。


随着中国赛事审批“松绑”,搏击类商业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逐渐由单一技法向综合格斗发展,吸引了大量具有散打技术的“半专业”选手,甚至民间武术爱好者。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4月,有名气的品牌搏击赛事将近30个,分别是ONE冠军赛、昆仑决、武林风、CKF中国功夫争霸赛、锐武、丝路英雄、英雄传说、大成武艺MMA综合格斗联赛、真武魂、英雄榜、武林传奇、真武综合格斗、威震武林、拳星时代、中国真功夫、勇士的荣耀、胜者传奇、武林大会、散打王争霸赛、WKK国际搏击争霸赛、峨眉传奇、我就是拳王、散打天下等。


这个周末登陆合肥的ONE冠军赛是其中的后起之秀,总部设立在新加坡,旗下拥有世界及亚洲顶级的冠军选手。但与ONE冠军赛同一时间,国内共有6场不同品牌的搏击类型赛事在进行。


赛事之间的竞争,不亚于选手上台格斗。“中国格斗教父”赵学军认为,中国有传统的武术热,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综合格斗最接近实战,最接近于所谓的武侠梦。它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平台,让世界上各种技术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掀起搏击热是好事,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


不乏乱象,质量参差不齐


搏击赛事在国内快速井喷,增长速度太快,导致一些乱象并未得到遏制。


在2004年红极一时“散打王”就因资本方无以为继而就此搁浅。而过去两年里,也不乏“武林传奇”等一批搏击赛事遭遇停办的命运,直到钱烧完,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国内一家专业格斗网站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赛事当中,除了“武林风”之外,没有一家敢说可以确保盈利。“之前很红火的昆仑决,前一段时间甚至卖衣服,什么东西都在卖,到底想要做赛事,还是做品牌,也没有想好。”该人士对记者说。


职业搏击评论员王琰博更是直言中国赛事的天生不足,“赛事对赞助商依赖度过大,资金链自主创造能力偏低。另外还有就是行业规范不够,创新赛事人才稀缺,赛事热度提升之后,如何保持赛事持续度是个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比赛无视公正,以追求中国不败为卖点,成本仅几万,规则也各不相同。加上不少优秀的搏击选手存在于专业队等体制内,造星机制尚不完善,客观上也限制了不少赛事的发展。


更多混乱且水平低下的赛事除了搅乱市场,只能让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少年望而却步。此外,低水平赛事除了空耗资源,也很难在国内外同类品牌竞争中立足,优胜劣汰和行业洗牌是迟早的事。


迅速包装出“搏击天才”


随着形形色色的赛事遍地开花,每周恨不得就有几十场赛事能够在全国各地开打,选手从哪里来,成了最大问题。除了从国外请的选手之外,为了能够支撑如此数量之多的赛事正常进行下去,很多搏击新兵蛋子只能领命出征,在赛事方的包装下,一个个都成为所谓的“未来新星”、“搏击天才”。


综合格斗比赛允许选手使用拳击、泰拳、摔跤、巴西柔术等多种技术,站立技术和地面技术都很重要,只具备单一技术的选手无法取胜。以ONE冠军赛为例,中国的年轻选手唐任行就精通于巴西柔术,他采取的就是倒地战术,类似中国传统的地躺拳,这样的打斗方式让观众忍俊不禁。但无论如何,他却利用这种战术取得了胜利。


多种技术都可以运用,对于中国的很多年轻选手来说是巨大挑战。今年19岁的综合格斗选手张朴曾在河北省某体校接受专业散打训练,从“体制内”跳出来转攻综合格斗之后,他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不适应,“散打讲究踢、打、摔,对动作的准确率和速度要求高,重得分;商业赛事观赏性强,尤其是综合格斗,讲究踢、打、摔、拿,无论是力量、打法还是节奏,都与散打不同,都需要纠正。”


作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格斗赛事,ONE冠军赛野心勃勃,在选手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的一成套体系。在目前国外选手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他们希望尽快挑选培养一批中国选手,去国外的舞台上比赛。


但对于更多的国内赛事而言,都是以中国年轻选手为主。因为比赛太多,中国的运动员们似乎迷失了,他们被赛事所绑架,疲于奔波参赛,再加上场外的事务分心,怎能去对抗世界高水平的职业选手呢?


拳手收入和管理亟待规范


选手的安全、收入、管理等方面,国内赛事也有很大的差距。


此次ONE冠军赛的“头条主赛”,对阵双方蒙古战神贾丹巴和菲律宾野兽埃里克凯利,出战纪录也只不过十余次。俄罗斯的一位选手阿列克谢,交战纪录上也只是10次全胜。


但翻看国内一些选手的比赛资料可以发现,有些选手不到20岁,个人战绩单上就有了四五十场的纪录。


一位执法裁判向记者透露,因为禁不住金元政策的诱惑,为了能够赚取出场费,有些选手不惜盲目接赛,有时恨不得一个月三四场比赛。这样的强度对运动员的伤害非常大,职业拳击里面的高水平运动员,平均一年也就接四到五场比赛,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备战训练之中。


此外,职业搏击比赛,通常虚设高额奖金并故意夸大选手收入,以此来提升选手身价放大宣传造势。拳手酬劳不透明,此外国内也缺少具体条文来明确中间比例,这就给了很多牵线人可乘之机。实际上最终损害的是运动员利益,同时也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而在运动员最关心的保险方面,国内关于运动员的保险基本空白,各大保险公司有针对性的、能充分体现体育运动特色的保险产品难觅影踪。现有的体育保险以伤残互助保险为主,最高理赔为30万元人民币,最低为1000元人民币。


但是,不得不遗憾地说,即便这种保险也是针对体制内优秀运动员的,体制外的职业搏击选手几乎没资格享受到。可以说,现存的这种保险覆盖范围极小,针对地方队运动员和群众运动员的保障制度并不健全。


本文转载自劳动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搏击格斗何以在国内急速升温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