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掘金热”中的冷思考 易剑东谈中国体育产业的困局与对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日前在安徽黄山参加了极限黄山体育公司承办的“城市、产业与体育跨界对话”论坛,面对高涨的“掘金热”,他表示,中国体育产业拥有光明的未来,但前路绝非一马平川。

2016-06-26 16:30 来源:新华网 记者/林德韧 0 118934


禹唐体育注:

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中国体育产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从业人员,面对这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想在其中掘出自己的金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日前在安徽黄山参加了极限黄山体育公司承办的“城市、产业与体育跨界对话”论坛,面对高涨的“掘金热”,他表示,中国体育产业拥有光明的未来,但前路绝非一马平川。


热潮:资金来了 项目多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推进,中国体育产业近年来逐渐升温,尤其是2014年10月,被业内简称“国务院46号文”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更是点燃了蓄力已久的体育产业投资热情,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易剑东表示,目前国内出现的体育类股票价格上涨、体育企业估值猛增、国际市场投资并购不断、体育产业业态层出不穷、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崇城市更新和园区建设等现象,从多角度印证了这股热潮的迅猛程度。


中国资本对于国际优质资源的投资一直在持续,万达入股马竞、苏宁注资国际米兰等均是其中的大手笔。“绝大部分欧洲的优质体育资产都有中国企业的介入,比如说万达并购盈方,当然这里面比较复杂,但至少说明中国和欧洲的优质体育资产进行了很大意义上的联姻,这也使中国成为现在世界上体育产业最有特色和亮点的地区,”他说。


除了这些大规模并购之外,国内马拉松、路跑、自行车等赛事开始逐步兴起,各类体育产业相关论坛的举办次数也明显增加,易剑东表示:“体育产业项目的兴盛、业态的层出不穷,我认为是比较乐观的现象。”


困局:“热”不等于“强” 前路充满挑战


易剑东表示,在这股热潮中,很多比较“冷”的元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体育产业真正健康蓬勃发展起来之前,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目前很欣欣向荣的现象,有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易剑东认为,目前中国体育产业的困局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其中包括:体育人口数量和比例有限,消费人群不足;体育场地数量不足,政府投入不足;从业人口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和结构也有问题。具体到体育产业消费投资方面,他认为也存在体育赛事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体育和社会体育联系不紧密、自主IP有限、版权开发不力等问题。


易剑东介绍,目前中国还没有把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提高到“生活方式倡导”的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高度成熟的体育文化、体育在社会构架中扮演重要角色相比,中国体育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易剑东表示体育在促进人们健康、构建健康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当着力构建环境、构建制度,主导建立一个完备的体育生态系统。


对策:“五招”破局 前景可期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易剑东提出了5个建议:第一,筑牢生态圈;第二,理清利益层;第三,延伸产业链;第四,编织价值网;第五,培育增长点。


易剑东表示,首先,一定要让体育嵌入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格局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其次,要从个人、社区、社会、国家、全球这5个逐次递进、相互交织的层面来理顺体育产业相关利益层。第三,在做体育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求利益相关者,很多事情自己做不成。即便是很小的一个产业,也必须有产业链条上其他团队来协助。第四,要注意到不同的群体和层面上的利益团体,要善于做合作,要善于做分享。在价值方面要注意到不同层面。第五,着力培育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扶持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信息与传媒等行业健康发展。


易剑东拿本届论坛举办地安徽黄山作为例子解析了地方上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路,他建议首先建设一个标准的体育馆或体育中心,其次利用黄山独特的旅游资源建立企业品牌,第三借鉴博鳌等论坛的经验打造属于黄山自己的论坛品牌等。


“体育本身是一个综合服务体,可以依托旅游和体育融合搞一些产业和文化体系,就是到这个城市以后,给人感觉有一个寄托,”易剑东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体育“掘金热”中的冷思考——体育学者易剑东谈中国体育产业的困局与对策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