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兴资本潘石坚:未来十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2012年起,身为运动爱好者的潘石坚开始关注体育产业,成为最早一批专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人。在他看来,未来十年都是体育产业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政策资本红利和消费转型的浪潮即将到来。

2016-05-17 11:10 来源:凯兴体育汇 0 135591


禹唐体育注:

5月15日下午,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潘石坚受邀至中国科学院大学MBA,就其在体育投融资领域的丰富经验发表演讲。


从2012年起,身为运动爱好者的潘石坚开始关注体育产业,成为最早一批专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人。当日,潘石坚与到场学生、嘉宾就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度沟通及讨论。在演讲过程中,从下述五个维度,为大家讲述了自身的投资逻辑以及对体育产业的见解。


我为什么投资体育产业?


1.体育产业不具备“意识形态”,对投资人来说比较安全。


2.体育产业跨国界、跨种族,包容性强。


3.政府放松管制,政策助力体育产业。


过去,国家体育总局的工作重心集中在竞技体育领域,全民健身只是辅助工程。这两年来政策转型,46号文中提出大力促进体育消费,全民健身开始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中国有66个体育协会,其中有36个非奥项目,这些体育协会逐渐和政府脱钩,各类体育协会与体育项目中心分开管理,自主发展。在这些细分项目领域,蕴含着极大的产业未来成长空间和机会。


4.国民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结构转型。


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静态文化消费爆发(电视电影游戏等)。


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动态文化消费爆发(出境游、马拉松、全民运动健身等)。


中国马拉松在近两年出现爆发性增长,年均100多场,但在美国年均有8000多场,可以看出在这其中依旧深藏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体育产业投资的有利条件


“人口红利”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再小的细分市场受众也不少,一些非主流体育项目中同样存在很多机会。


潘石坚提到:“比如信鸽这项运动,全球有200万爱好者,但其中有超过1/3的人都在中国。现在我们正关注一个科技企业,研发制作信鸽使用的超轻芯片。这类产品能够极大提升目前信鸽赛事的规范性,同时满足信鸽爱好者追踪、防丢失、建立社群等需求。”在潘石坚看来,只要能精准切入尚未被巨头嗅到的细分领域,抢先占领市场份额夺得话语权,创业者就能在此站住脚跟。


“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指美国当年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同理,体育运动这样准入门槛低、大众参与性强、健身娱乐效用显著的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也极有可能出现大体量的增长。


潘石坚笑称:“2013年2014年体专注体育的投资人很少,当时我说我是投资圈里唯一一个能马拉松的人,现在看,几乎整个投资圈都能跑马拉松,而且比赛还不一定报得上名。”


体育赛事IP特点


1.赛事IP不等于娱乐IP


体育赛事IP持久性强,品牌越老越值钱。但电影、电视剧,可能拍几个系列就到头了。


波士顿马拉松至今119年,美国四大联赛的近百年历史。体育人物的子承父业——萨马兰奇与小萨马兰奇、AC米兰马尔蒂尼家族。这些都一一印证:体育的品牌需要长时间塑造,体育从业者需要耐心深耕。


2.细分市场里只有老大


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细分的体育项目里,往往只有一个最知名的联赛IP。这样的IP影响力几乎是垄断性的,大IP被巨头被垄断,IP不可复制,而新IP的塑造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在行业排名第二、第三的企业,分到的蛋糕可能还不及老大的1/10。


体育投资逻辑


1.体育行业的“长尾理论”


体育行业的热门项目,占有80%的市场关注度,尾部的细分项目可能只占20%,但项目种类众多、待开发市场潜力很广。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在行业尾部同样存在很多机会。


2.“体育+”是行业增长亮点


体育就像互联网一样,能够与很多行业进行深度结合,将体育作为背景或是一个元素,实现跨界合作,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成长亮点。比如“体育+VR”、”体育+健康“、”体育+教育“等等。

 

3.体育是占跑道的行业


在4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体育产业MBA启动仪式上,潘石坚就曾经发表这一看法。体育是个占跑道的行业,谁最先占据跑道,谁就有了话语权和定价权。这也就是巨头纷纷重金布局赛事IP、中超版权卖到80亿,国内外赛事版权版权水涨船高的原因之一。


4.投资是时间的函数


做投资同样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只有认真审视、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的本质,才能在其中挖掘到有价值的企业。潘石坚以自己曾经在婚庆市场“摔过的跤”为例——


起初接触婚庆行业时,潘石坚同样认为该市场有很大的潜在上升需求。对于一生仅有一次的人生大事,大众往往并不吝啬金钱。然而他陷入了几个误区:


首先,消费者对婚庆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极强,小到拍婚纱照大到结婚一是,客户都需求独一无二的定制化,不惜重金打造专属的婚礼风格。在这样的前提下,单一的婚庆模式很难复制,甚至连通过客户口碑宣传作为推广方式都难以实现。


股权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投资人预计企业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和上升空间,从而对企业进行财务投资,并给予资源、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扶持。一般投资有3~5年的退出期,所以做投资其实和体育行业一样,是一个不求快的行业,这需要投资人和企业一样有耐心,扛得住困难、受得起风险、担得起责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能守得云开初见月。


体育创业投资的误区


在去年3月的中国健身行业高峰论坛上,潘先生就曾提出关于体育行业创业的几个误区,而一年后,当我们再回顾这些观点,几乎一一得到了印证。


1.to C市场的可穿戴设备


13、14年的投资热点聚焦在在可穿戴设备上。在14年的中国健身行业峰会上,潘石坚曾表示可穿戴设备是”大家伙“玩的东西,中小企业难有生存空间。当时在场的创业者都愤愤不平,反对他的观点。


到16年,如今我们能在市场看到的都是小米、苹果、华为等巨头公司。烧钱、重技术、用户体验难以把控,这些特性决定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硬件并非“一般人”能玩得起——美国几个巨头公司的营收和股价应声跌落,甚至连Nike都早就从该行业中黯然退场。


2.慎用“互联网思维”


教练对接平台?场馆预定App?该类型的大多创业公司并不了解用户习惯,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想用户需求。


体育O2O平台的特点:资源整合难;需求频次低;中介化严重,盈利模式不清晰;无法保证服务质量;在卖方市场上没有价值。


体育是重线下的行业,做体育需要回归本质,不要滥用“互联网+”。


3.盲目引进国外体育项目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塑造,还是社会习性、生活习惯的长期养成,我们发现中国人并不喜欢直接身体接触和激烈对撞,所以这也可能是美式橄榄球、搏击等国外热门运动项目始终无法在中国成型的原因。这其中是有社会文化的基因在的。


Do in Rome as Rome does. 中国无法照搬国外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也不能盲目引进国外运动项目,体育创业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迎合中国大众消费者口味和真实诉求的项目去做。


4.买版权并非拥有赛事IP


版权使用具有时间限制、版权价格日渐高涨,真正打造一个自主IP更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去塑造。现在巨头纷纷不惜重金买下版权,但买下的只是赛事的商务开发、运营、转播或是其他的周边权益,而真正能占据产业链顶端、具有极高附加值的是赛事IP本身。购买版权并不意味着拥有了一项能够不断创造价值的资产。版权市场的狂热,需要体育从业者用更清醒、冷静的目光去看待。


未来十年都是体育产业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政策资本红利和消费转型的浪潮即将到来。


凯兴资本也致力于帮助优秀、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在体育领域不断成长,希望每一个热爱体育行业、愿意在其中深耕的个人和企业,都能牢牢把握住机遇,在时代的浪潮中扎稳脚跟,在未来的曙光中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本文转载自凯兴体育汇,原标题——投资人解读:体育产业黄金十年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