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创投是一片蓝海 能否抓住市场空白成重要考量指标

从O2O体育服务到智能设备,从体育IP到体育场馆众筹……无不展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在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新兴领域,放眼望去,创投们看到了一片蓝海。

2016-05-16 11:10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0 151041


禹唐体育注: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换来强健的体魄,还可享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刺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运动,诸如跑步、健身、球类运动这样的大众项目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群众基础日益深厚。


而全民运动的热情也带动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创业公司层出不穷。从O2O体育服务到智能设备,从体育IP到体育场馆众筹……无不展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在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新兴领域,放眼望去,创投们看到了一片蓝海。


旺盛的需求蕴含机遇


师从苏联举国体制的新中国体育,商业化道路起步较晚,长期以专业体育为发展纲领,杜绝一切市场化的运作。无论是运动场馆的运营、运动队的组织,还是体育赛事的转播全部实行“中央集权”式的管理。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开始逐渐转向市场化运作模式。


近年来,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与日俱增,消费的升级拉动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然而,时至今日,场馆设施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运动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刚需之一,但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忽视了体育运动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而这种压抑的存量需求终需得到满足。”动域资本投资副总裁范殷良分析道。


易界网市场及业务拓展总监李佳超表示,只有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才能帮助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处在一个向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未来还会更加开放,释放出更大的需求,也会产生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商业化运作空间。


可见,旺盛的需求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遇。最近一两年,我国体育创投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以动域资本为例,去年6月底成立至今,已经投资了不下30个创业项目,其中包括O2O服务、大数据应用、体育赛事IP、体育游戏等领域。在行业整体规模方面,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体育创投市场规模已超5亿元。


然而,对比欧美有着完整、成熟商业生态的体育产业,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程度、市场参与程度还是远远落后的。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GDP占比达到2%~3%,而中国的这一比重还未达到1%。可见,中国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投资总监许浩天预测,以庞大市场需求为依托的中国体育产业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迎来一轮爆发期。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参与体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之中,科技的发展往往能够创造出新的需求,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诞生,使得人们格外注重对于运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此来掌控自身的运动状况;而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更是颠覆了人们参与体育的方式……如此种种都为体育智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空间。“科技将是改变体育的重要力量。”范殷良表示。根据他的预测,体育与金融的结合、与医疗的结合等外延项目也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市场仍有空白


虽说体育创投是一片蓝海,但要想从茫茫大海中捞到瑰宝也绝非易事。面对已然形成的市场需求,如何准确地找出用户的痛点并有效解决,成为关键。同时,就如几年前的团购行业,热点爆发之后必将迎来愈发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因此,能否有效创新、抓住市场空白就成了创投考察创业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来看,我国的体育创业市场思维还是比较局限的,很难看到让人耳目一新的项目。”许浩天表示,虽然体育IP、体育用品等领域已经被各大巨头瓜分殆尽,但这个新兴市场仍有空白。他举例称,现阶段,在国家领导人、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足球项目上。但其实,国内的篮球市场同样巨大,且市场化程度更深,参与的门槛更低,民众的接受度也更高,“市场对篮球存在低估”。正是因为看到了篮球市场的巨大潜力,尤其是移动端的空白,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投资了一个专注篮球项目的APP——OnFire。据介绍,这款APP通过篮球游戏作为切入点,创造强需求,增加用户粘性;利用游戏金币体系,开展诸如NBA球星个人数据的竞猜活动;通过NBA赛事相关的专栏文章等内容的创造,来形成用户互动的社区。同时,还可搭建篮球用品电商平台,针对深度用户,可以组织体育旅游等活动。


此外,放眼全球、对比海外市场,也可看到国内市场的一些空白之处。在范殷良看来,国外在科技创新上是领先于国内的。他指出,无论是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还是现在火热的AR/VR,国外的技术非常值得学习。因此,动域资本投资了一个海外项目,叫做ZEPP,是一家主打可穿戴设备、软硬件结合和动作捕捉的技术服务商,其产品覆盖高尔夫、棒球、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


而在国外已经有一定发展的体育金融,在国内也正逐步兴起。据了解,通过众筹的方式来建设、运营健身场馆,甚至是运动队,在国内已经有所开展;体育相关的保险业务也在不断摸索之中。但这些尝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仍未形成固定的模式。


粉丝经济、线下参与是特色


“要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这几乎是所有创投所看重的。


就体育行业而言,粉丝经济是其一大亮点,这在体育IP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一个体育IP吸引用户的源动力便是体育比赛带来的“粉丝效应”,如此刚需又巨大的用户流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巨头们纷纷不惜重金在此布局:PPTV聚力斥资2.5亿欧元获得2015~2020年西甲联赛中国地区独家全媒体版权;腾讯以五年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NBA网络独家版权;而体奥动力则以80亿人民币的总价获得未来五年的中超转播权。无不令人瞠目结舌。


利用好“粉丝效应”来提高用户粘性,进而提供增值服务,也是其他细分领域的“锦囊妙计”。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像虎扑、懂球帝这样的球迷媒体社区平台,利用世界范围内知名的职业体育赛事来聚拢用户,提供资讯、论坛等互动服务。有了以球迷为基础的用户流量,便可切入电商、彩票、游戏等相关业务,构建一个完整的球迷生态圈。在这个过程中,“粉丝效应”就好似粘住用户的“胶水”。


在许浩天看来,体育旅游也是“粉丝经济”很好的体现。例如,一名资深的足球迷甚至会为了看一场自己钟爱球队的比赛而特地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出国一趟;而有些滑雪爱好者则会去体验世界各地的滑雪胜地……


另一方面,除了对于职业体育比赛的“粉丝效应”外,爱好者们亲身参与是体育行业的另一大刚需所在。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诸如任意球、斑马帮之类的APP,专门搜集各地的业余球类比赛的信息,以此构建又一种形式的社区,甚至会模仿职业体育的运作机制,为业余球员提供咨询、转会等方面的服务。


而运动场馆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专注于运动场馆运营的公司也是不断涌现。据了解,这其中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O2O服务来实现场馆的预订、点评等服务;另一种则是通过技术来提高场馆的运营质量,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例如提供专车接送等,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运动场馆环境。


本文转载自中国投资咨询网,原标题——体育产业:旺盛的需求蕴含机遇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