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新场景为城市增活力
一直以来,体育赛事被誉为“体育产业链上的明珠”,关注度高,带动面广,能激发产生新的消费增长点。
一场场马拉松比赛让参赛者“热辣滚烫”,一条条会船激浪扬波。这个春天,不少地方纷纷举办马拉松、会船、皮划艇等聚人气、增流量的体育赛事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也于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激发出新意迭出的赛事新场景,而且让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拉动消费的增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一直以来,体育赛事被誉为“体育产业链上的明珠”,关注度高,带动面广,能激发产生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会带动体育观赛、体育产品等市场增长,还会带动体育旅游、健身休闲、体育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赛事还能提升举办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美誉度,展示良好城市形象。
以马拉松比赛为例,根据中国田径协会《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2023年中国路跑赛事已基本恢复至2016年水平,高达699场,总参赛规模605.19万人次。这些赛事活动不仅繁荣了体育市场,而且对区域发展具有巨大赋能作用。
也要看到,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在各地“井喷”式发展,在聚人气、增流量、树形象的同时,个中问题也引发关注。比如,有的赛事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规划,融合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覆盖人群和辐射带动力有限。有的赛事缺乏精通市场运作、赛事产品营销的专业人才,导致上下游产业链开发不够,赛事衍生效益开发难以为继。对此,应发挥好体育赛事的综合效益,更好地让赛事新场景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方面,注重系统谋划,加大体育赛事的顶层设计和科学布局。把握国内外体育赛事发展趋势,优化体育赛事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体育赛事布局。特别是要突出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体育资源、文化底蕴等特色,避免同质化竞赛,构建科学、多元、富有特色的专项赛事规划。以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为原则,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赛事报名、抽签、成绩公布等环节的智能化操作,全面提升赛事组织和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要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结合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酒店、商圈、文化娱乐等消费场所,满足参赛者对餐饮、购物、住宿等的派生消费需求,特别是要盘活餐饮住宿、交通线路等存量资源,提高存量设施使用率,实现“软资源”与“硬支撑”协同联动,使体育赛事“流量”更好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
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赛事新场景为城市增活力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