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到现实
冰雪运动十年间参与人群已从小众走向大众,参与空间从地区走向全国,参与时间从冬季变为全年。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举办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和冰雪运动发展,各地方、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成体育强国为目标,以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社会各界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据今年1月发布的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总规模在2021年10月达到3.46亿人,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战略推进 引领群众冰雪运动发展
冰雪运动十年间参与人群已从小众走向大众,参与空间从地区走向全国,参与时间从冬季变为全年,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群众冰雪运动发展迈入新时代。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冰雪运动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推动下,冰雪项目群众性赛事活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冰雪运动,走上冰场雪场,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早在2013年申办冬奥会之初,中国就向国际社会做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然而落实起来并非易事。由于我国自然冰雪覆盖地区不广,十年前群众冰雪运动基础还较为薄弱,冰雪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冰雪资源多位于高海拔地区,冰雪产业设施和配套服务等并不完善,与其他冰雪运动强国相比,我国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不高、产业基础薄弱,这些短板的限制,使我国必须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冰雪运动发展之路。
从塞北到江南,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沿海,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效日益凸显。通过战略的推进实施,积极引导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室内室外同步发展,促进冰雪运动区域互动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被称为为冰雪运动“东进”桥头堡的上海,可谓“十年磨一剑”,过去十年,上海不断推进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大型冰雪场地建设,东方体育中心、世博文化演艺中心两块多功能固定冰场率先落地,拥有上下两层、常年作为专业教学和赛事冰场的三林体育中心也紧随其后建成,上海各大商圈的季节性户外冰场成为上海市民学习滑冰、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冰雪运动让这个鲜少下雪的城市增添了色彩。
几年来接连发布的与冰雪运动相关的政策,从顶层设计加速推动、规划引领群众冰雪运动蓬勃发展。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推进冰雪运动发展相关内容写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等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提出我国冰雪运动总体发展要更加均衡,普及程度要明显提升,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各部门也在发布配套政策,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发展。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2018年,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提出要基本形成地域全覆盖、要素全融合、人群全服务的群众性冰雪运动发展态势,冰雪运动普及和推广体系初步建成。“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仅成功实现了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转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世界冰雪运动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中国实践、中国方案。
丰富活动 激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情
十年来,不断丰富的群众冰雪运动推广活动落地,群众冰雪活动赛事蓬勃开展,带动更多群众关注、参与冰雪运动。各地根据季节特点和地方特色,室内外相结合,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冬天走出家门,告别“宅冬”的日子。
几年来不断培育的冰雪品牌活动,渐成规模,让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2016-2021年,已在全国多地开展的“赏冰乐雪”、冰雪嘉年华、冰雪运动会等活动,涵盖了冰雪比赛、展示、体验及征文和摄影等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当地群众更加便利地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全国大众冰雪季”的举办推动了中国冰雪人口不断壮大。从2014年第一届时的10个省区市参与,到近两年31个省区市全部联动,各类赛事活动覆盖的区域超过了全国一半的地级市,人员规模也从2014年的1000万人次左右,上升到了第七届时的近1亿人次,增长了近10倍。与此同时,各地蓬勃开展的群众性冰雪运动,也成了“健康中国”的亮丽风景线。随着冰雪运动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冰雪运动文化的广泛传播,大众对冰雪运动的喜爱程度逐步提升,冰雪运动自发参与率也逐步提高。
据统计,自2021年底以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的与冬奥相关的群众性赛事活动近300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四川连续多年举办“全民健身冰雪季”,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人次逐年提高;新疆围绕“迎冬奥,爱冰雪”主题,举行了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冰雪系列赛事活动500余场次,参与人次达到58万余人次,并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天山之冬”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
十年间,我国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参与主体更多元,人群和覆盖面更广。各类活动贯穿全年,实现人群全服务、地域全覆盖、全国大联动全面开花的新格局。
发力校园 筑牢冰雪运动发展根基
十年来,“冰雪进校园”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学校接受了冰雪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冰雪运动走进校园,让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冰雪运动项目渐渐成为青少年的新爱好。
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0至14岁)约2.5亿人,吸引广大青少年群体广泛参与,是实现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为此,2019年,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与冰雪运动进校园相关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制定了冰雪运动传统特色学校相关标准,在全国遴选了冰雪运动特色校两千余所,将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学生们在校园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丰富的校园冰雪活动,让更多儿童青少年感受到了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丰富的冰雪运动元素,也让冰雪运动氛围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浓厚。体育总局、教育部、北京冬奥组委通过举办以“筑梦冰雪 相约冬奥”为主题的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和冰雪嘉年华活动,进一步推广普及校园冰雪运动,培养学生冰雪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冰雪运动技能水平。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这里不仅有真冰冰壶场地,还有专业运动员介绍冰壶运动;在河北省张家口宣化二中,学生们走进雪场体验滑雪课程,开展滑雪训练……各地都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冰雪运动内容纳入体育课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冬季健身运动,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冰雪运动技能。
场地建设 为群众冰雪运动发展提供支点
冰雪场地无疑是“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最有力的支点。十年来,不断建成的冰雪场地,为群众冰雪运动奠定了发展基础。
体育总局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全国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已覆盖29个省区市,较2015年(500余个)增幅达41%;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覆盖30个省区市,较2015年(200余块)增幅达317%。
围绕推动增加群众冰雪运动场所,体育总局近年来组织开展了群众滑冰场建设试点。利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引导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探索群众滑冰场所建设和运营路子,带动各地增加冰雪运动场所数量。新建改建的室内冰场、雪场推动着冰雪运动向“四季延伸”,成为大众生活的新风尚。此外,体育总局还组织研制仿真冰场、移动真冰场国家标准,用标准规范引领滑冰场研发生产,推动群众滑冰场所建设。
在北京,冰雪场地由申冬奥前的42座冰场、44块冰面、22所雪场,发展为如今的82座冰场、97块冰面、32所雪场。河北大力推进室内滑冰馆建设,截至今年年初,河北省建设滑冰馆202座,冰面总面积13.5万平方米,实现了县县都有滑冰场。依托现有体育场馆,盘活闲置厂房,场地改建,采用常规结构、钢骨架蓬结构、气膜结构新建等方式,河北已建成各类滑雪场馆(含中小型滑雪场、嬉雪场)109个,全省冰雪场馆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为群众冰雪运动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南方省份冰雪场地和设施建设在十年间也在不断推进。江苏省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上半年,江苏省共建有冰雪场馆42个,场地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福建省自2019年以来,先后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建成冰场10余个。
不断建成的冰雪场地,让群众能上冰上雪的地方不再局限,喜欢上冰的人群可以因地制宜在商超冰场、独立冰场、仿真冰场、可拆装式滑冰场、冬天限定的河冰场等场地做选择。商超冰场开在人流量大的区域;独立冰场安静且专业;仿真冰场局限性小,安装快捷方便,室内外均可;可拆装式滑冰场灵活性高,能源消耗低,为冰雪进校园、进社区提供了更多选择;冬天才有的河冰场则是一份特有的热闹。喜欢上雪的人群也有了室内滑雪场,四季仿真滑雪场等选择。
十年间,冰雪之花飞入千家万户,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正推动着全民健身步入新局面,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群众冰雪运动结硕果——“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到现实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