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2019年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

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

2020-06-01 16:49 来源:禹唐体育 0 18537

今天(6月1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举办的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共带来30.9亿元的直接消费,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超过102亿元。



市政府规章《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建立体育赛事评估制度、定期发布体育赛事评估报告。按照规章要求,上海市体育局通过创建体育赛事品质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以城市名义开展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并在《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正式施行首日,发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评估报告》。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表示,评估报告是确定和调整本市体育赛事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今后上海将形成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常态化机制,逐步建立体育赛事品牌认证、影响力评估、专项资金扶持的管理闭环,促进上海竞赛表演业健康发展,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上海体育学院作为提供理论和专业技术支撑的第三方,参与构建了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框架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2019 年上海举办的 163 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评估,汇总了科学、专业的评估数据。据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介绍,学院于2002 年起开展体育赛事评估相关研究,成功研发了体育赛事投入产出模型等软件系统,建立了体育赛事专业数据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对标国际、全国领先,三大维度综合考量赛事影响力


发布会上,“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框架体系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介绍了赛事影响力评估框架体系及本次评估的背景、对象和主要内容。


为科学评估上海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影响力,客观反映重大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的拉动效应,上海市体育局联合上海体育学院,以国际通行的体育赛事评估体系和方法为基础,围绕上海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目标任务,从关注度、专业度和贡献度三个维度,构建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框架体系。其中,关注度是指外界(媒体、受众)对赛事的关注程度、赛事引发的传播效应、赛事为“上海”创造的传播价值;专业度是指上海体育赛事在组织管理、运营服务等各方面展现的专业程度;贡献度是指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上海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运用该框架体系,对体育赛事为城市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其专业性、科学性、开创性和评估规模在全国均领先一步。


黄海燕介绍,赛事经济评估模型在国外已运用得非常成熟,但由于中外观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存在差异,国外评估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为了更好地激活上海体育消费市场,科学、系统地测算上海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力,这次专门制作了“上海版”赛事投入产出模型,在国外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良和优化,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认同。


从本次评估来看,通过建立体育赛事评估体系,不仅对上海未来承办更多国际赛事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也对各区以体育赛事为媒介、集聚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经验,有利于上海进一步创新品牌体育赛事发展路径,丰富体育赛事种类,提高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水平,推动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

 

借体育杠杆撬动经济巨石,赛事凸显“城市会客厅”功能


借助体育杠杆撬动经济市场巨石,已经成为赛事发展的新动源。上海举办的体育赛事释放出巨大的产业潜能,特别是重大体育赛事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评估报告显示,在2019年举办的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中,上海ATP1000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三项赛事直接经济效益的贡献占比超过70%。


在产业拉动方面,赛事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往往会在举办地形成大量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这将有效撬动市场,拉动城市GDP攀升。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达61.08亿元,占比59.9%。其中,赛事与旅游产业的联动效应特别突出,共吸引国内外超50万人汇聚上海,“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拉动效应达40.60亿元。


除了经济效益,这些赛事也让上海“城市会客厅”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世界高尔夫锦标赛-汇丰冠军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期间,多位世界500强企业总裁及高管专程从世界各地来上海观赛。F1中国大奖赛第1000站落户上海,F1赛车首次驶入上海市中心商业街区,引爆全球关注。


此外,各区纷纷以体育赛事为媒介,集聚发展体育产业。浦东新区借助区域场馆优势,积极打造以马术、电竞、冰雪运动等为特色的赛事集聚区,构建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生态圈;闵行区以上海ATP1000大师赛为基础,打造融体育赛事、运动休闲、培训健身、商务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旗忠国际化体育休闲集聚区;奉贤区以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为契机,整合全区优势产业资源,加速了奉贤打造“汽车未来空间”的步伐。


由此可见,体育赛事给上海带来的效益是多重的,既开发了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又激发了资源活力,随着赛事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体育产业也将逐步融入城市经济,助推上海全面发展。


深挖“眼球经济”,体育成推介上海城市形象重要窗口


除了贡献度,重大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关注度也不容小觑。体育赛事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眼球经济”,好的关注度和辐射效应往往能推动赛事价值实现最大化。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引发了广泛关注,现场受众高达209万人次,共吸引17万人次参赛,192万人次现场观赛,赛事现场受众规模空前。


163项赛事共产生35万篇次媒体报道,包括传统媒体报道8万篇次、社交媒体报道27万篇次。此外,一些重大赛事还吸引了全球媒体关注的目光。根据评估报告,2019年,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媒体报道数量达8万篇次,占总报道篇次的23.4%。其中,F1中国大奖赛和上海ATP 1000大师赛在国外主流社交媒体的浏览量分别达8700万和5080万。


以上海ATP1000大师赛为例,2019年,该赛事转播覆盖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社交媒体受众规模增长迅速,赛事全球播放时长6411小时,在欧洲地区的播放时长高达4174小时,占比超过65%。


赛事关注度不仅指媒体价值和现场受众规模,还包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曝光度,这也是衡量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在2019年各项赛事产生的35万篇次媒体报道中,对“上海”城市的媒体报道高达33万篇次,如此庞大的曝光度背后正是世界对上海这座城市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这说明重大赛事不仅代表体育本身,更成为向世界推介上海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打造“上海服务”新名片,立法促进体育赛事规范有序发展


上海为体育赛事培育提供了沃土,在迈向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征途上,数量只是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还需不断提升专业度,办好品牌赛事。从评估结果来看,上海体育赛事的组织运营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不仅赛事阵容逐步扩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赛事本身的专业化、科学性,以及上海的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一流的赛事体验更为“上海服务”品牌打上了新的标签。


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赛事中,国际性赛事共87项,占比高达53.4%。同时,38.9%的赛事吸引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选手参赛,53.5%的赛事采用国际级裁判执裁,26.8%的赛事开闭幕式邀请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官员出席,赛事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此外,还有70%以上的赛事联合专业公司运营推广,20%以上的赛事赞助商数量超过10个,40%以上的赛事赞助商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20%以上的赛事总收入超过300万元。这些赛事已经实现了从赛事运营、赛事保障到商业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并从各个方面展现出上海体育服务水平的领先度。


为进一步引领和规范上海体育赛事发展,鼓励和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依法办赛,今年,上海市政府颁布实施《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这部规章突出了体育赛事领域服务保障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介绍说,“为解决办赛主体的痛点,规章提出建设‘一平台一机制’,通过在一网通办上搭建平台,为办赛主体提供服务,引导办赛主体主动登陆平台填报赛事信息,同时依托平台,体育部门与公安、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共享赛事信息,通报赛事举办情况,建立体育赛事综合服务机制,也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便利。应该说,《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为加快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提供了法治保障。”


上海专业的赛事组织也在助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2019年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赛事中,奥运项目赛事共78项,占比47.9%,为中国运动员提供了更多参赛机会,也加强了奥运备战的质量和效益。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成功举办,为武术项目进入青奥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中,51项赛事的举办时间超过7年,占比31.3%。赛事组织运营日益成熟,办赛品质稳步提升,这些变化预示着上海体育赛事已步入稳定发展期。


办赛主体在赛事举办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体育服务水平领先度、服务功能辐射度、服务对象感受度、服务品牌美誉度,在无形中强化了体育消费者对“上海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体育赛事成为“上海服务”消费升级的新名片。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