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赛事等待起跑

应对无赛危机和疫情过后的蓬勃热情,马拉松产业需要求变求新。

2020-04-15 10: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刘峣 0 34914


禹唐体育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方兴未艾的中国马拉松产业发展按下暂停键。还记得两年前吗?2018年4月15日,全国各地有40场马拉松同时开跑,20多万名跑者在春光中肆意奔跑。而今,受疫情影响,马拉松赛事纷纷延期或取消,“等待起跑”仍是中国马拉松的主题词。

  

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寒意也促使更多从业者冷静思考,探讨产业发展中的短板、不足和问题。应对无赛危机和疫情过后的蓬勃热情,马拉松产业需要求变求新。

  

疫情期间不松劲,马拉松仍将保持蓬勃发展

  

近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通知要求,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赛事暂不恢复,同时要求各赛事组委会、运营单位采用网络形式向当地群众推广并科学指导居家跑步锻炼活动。为充分保障跑者权益,各赛事组委会应充分做好赛事取消、延期等赛事信息的及时发布,并做好与跑者的沟通等工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马拉松产业按下了暂停键,赛事的延期或取消让马拉松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今年3月22日,千名跑者参加了在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举行的2020成都双遗马拉松健康跑,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的“全国第一跑”。不过在此之后,马拉松赛事的大门再度关闭。

  

在近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0中国马拉松风云会上,中国田协主席蔡勇表示,今年上半年,有50余场马拉松赛事延期或取消,给广大跑友、赛事组委会造成了较大影响。

  

面对疫情,马拉松赛事停下了脚步。静待重启之余,中国马拉松也有了难得的“冷思考”机会。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马拉松赛事公司应借此机会修炼内功、优化流程,行业的优胜劣汰会在下半年和明年有所体现。

  

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疫情给今年的体育工作带来了意外的扰动和冲击,也暴露和放大了一些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和问题。“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既要尽快出台有效的短期应对措施,也要通过改革解决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强中国体育抵抗风险、持续发展的软硬实力。”鲍明晓说。

  

虽然居家成为疫情期间的常态,但民众的健身热情并未消弭。运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跑道飞向了“云端”,形式多样的线上马拉松缓解了不少跑者等待的焦虑。近日,2020石家庄马拉松春季赛(云端马)举行了线上开幕式。疫情期间,比赛在线上进行,参赛者使用任意可记录跑步数据的应用程序完成比赛,并上传成绩截图。

  

“大众对于身体健康的迫切需求和高涨热情让我们相信,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马拉松依然会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蔡勇说。

  

首次获颁白金标,赛事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

  

在2020中国马拉松风云会上,人民体育与人民网舆情中心发布了《2019年最具影响力马拉松排行榜》。据了解,今年榜单增加了赛事品牌创新、参赛选手个人视频服务等指标,更加符合当前国内马拉松赛事发展和传播的规律和趋势。在300余场纳入评比范围的赛事中,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广州马拉松、武汉马拉松、杭州马拉松、兰州国际马拉松、无锡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成都马拉松位列前十。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动马拉松运动发展的力度持续不断。据榜单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85个地级市举办过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数量达到了全国城市总数的85%,赛事普及化成为中国马拉松发展的大趋势,更多的三四线城市也开始加码涉足马拉松赛事,马拉松赛事正在逐渐下沉。

  

随着赛事数量增长,国内马拉松赛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今年3月,上海马拉松被国际田联授予白金标赛事称号,成为国内第一个达到白金标门槛的马拉松赛事;同期,合肥马拉松也成功升级金标。截至目前,国内马拉松已有13场金标赛事。庞大的参与人群、多元的赛事组织和参与方式、全新的技术升级,让马拉松“跑”出一片新市场,有效促进消费升级,拉动周边产业发展。

  

在赛事提质的同时,马拉松跑者也更加成熟。时至今日,跑步、跑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项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将它视为一种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跑者水平的进步,促使赛事组织者必须正视跑者的需求,在技术、服务理念等专业性方面投入更多。

  

对此,蔡勇表示,中国田协今年将进一步培育行业市场新功能和推动田径项目文化建设。“让人们在追求美好运动生活的同时,加深对马拉松文化的理解;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加强对规则的遵守和守护。最终达到提升文化自信、增强群众参赛幸福感的目的。”

  

办赛活用新技术,在专业性基础上加强创新

  

近年来,中国马拉松的创新不断加速。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环保创新等元素为赛事融入了更多内涵,也为跑者提供了更多运动之外的收获。在此次中国马拉松风云会上,主办方首次设立“创新案例展示”环节,以期丰富马拉松的文化内涵、科技内涵。

  

在去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主办方推出了“Green Race(绿色赛事)计划”,所有赛事期间消耗的水瓶都将被回收加工,二次利用生产成雨衣及抽绳袋售卖,将大型消耗的路跑赛事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赛事。同时,自2015年起,上马组委会推出“上马APP”,跑者通过APP可以一键报名所有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及系列赛事,还能够在平台上展示训练成果、查询比赛成绩、生成比赛证书、下载比赛照片等。

  

随着5G、4K、VR等新技术的应用,马拉松的观赛体验、赛事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2019年重庆马拉松比赛引进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黑科技”——ICS5.0赛事智能指挥系统,使赛事医疗指挥中心能实时监控和调度各类医疗资源、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通过获取现场实况影像进行直观指挥、专家远程介入、获取赛道实时环境数据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大大提高了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在创新浪潮的驱动下,中国马拉松赛事已呈现出普及化、国际化等发展态势。伴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智能化、网络化也将成为中国马拉松产业发展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马拉松赛事以打造“完美”赛事为目标,以期在各个环节推陈出新。但从呈现出的结果来看,赛事的特色未得到凸显,跑者的参赛体验也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对于仍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马拉松而言,赛事创新要把握好“度”,将提升赛事质量作为创新的目的和归宿,借助新技术、新科技、新场景,获得新能量,实现新突破。

  

对此,资深跑步媒体人陈远丁认为,马拉松赛事创新应遵循专业性、人性化和特色化,不要损害赛事的专业性,不要瞎折腾城市、市民和跑者,不要一味做加法;而是要适度、均衡,结合城市、人文、民俗的特色,打造赛事特色。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中国马拉松赛事等待起跑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