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中国元素完美融合 北京冬奥场馆打造新标杆

位于北京北五环附近的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冰丝带”。

2019-02-05 14: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汪涌、姬烨、白林 0 56669


禹唐体育注:

位于北京北五环附近的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冰丝带”。这座正在加紧施工的场馆,预计在今年年底永久性设施完工,实现第一次冰面浇冰。

  

建成后,国家速滑馆的自由曲面幕墙将如冰刀划出的飘逸弧线,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冰丝带”,与相邻不远的雄浑钢结构“鸟巢”、灵动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

  

像“冰丝带”这样的诸多北京冬奥场馆,融汇了智慧化场馆、集约化建设、共享化利用等新内涵,同时又完美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

  

双奥场馆十年不落伍 冬奥换新颜

  

北京是全球首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许多场馆稍加改造便将再度用于冬奥会。

  

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北京奥运会时的标志性场馆,因其出色的设计理念和科技创新,以及充分的赛后利用考虑,在北京奥运会过去十余年后,仍然是地标性建筑。

  

国家体育场作为巨大的钢结构建筑,实现了许多建筑史上的创新性突破。无论是在结构造型、功能使用,还是色彩系统等方面,国家体育场都堪称一座将中国文化与建筑科技完美融合的奥林匹克建筑。

  

作为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开闭幕式舞台,鸟巢又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重任。围绕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场馆改造和保障工作,已经启动了相关准备工作。只待开幕式创意方案和团队得到确认,令人期待的“鸟巢冬奥时间”就将开启。

  

作为游泳场馆被熟知的“水立方”,通过建设可移动、可转换的冰场,将摇身一变成为“冰立方”,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冰壶赛事,成为“双奥场馆”。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水立方”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将原来的游泳池区域转换成冰壶场地,成为世界首个“冰水转换”的场馆。

  

国家体育馆将原有玻璃幕墙改造成为仿冰玻璃砖充分引入自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首都体育馆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并与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和三个配套场馆整体改造为运动园区。

  

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五棵松体育馆,在建设之初,就预留了冰上项目的各种设施。承担了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任务后,十余年间,这里多次承接花样滑冰和冰球比赛,目前已经完成6小时冰场和篮球场快速转换实验,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这些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在设计、功能上具有的前瞻性,不仅使其在2008年后成为北京文体产业聚集区,更将通过北京冬奥会继续延展和提升场馆价值,创造出奥林匹克历史上持续保鲜的奥运场馆综合利用“中国奇迹”。

  

融合科技和中国文化 新场馆打造可持续新典范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科技创新亮点纷呈,中国元素魅力彰显,更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将增添一批独特的奥运遗产。

  

据北京冬奥组委介绍,北京冬奥会共有24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其中,北京赛区计划有13个场馆,将承办全部冰上项目,以及滑雪大跳台这一雪上项目,另外还将承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延庆赛区小海坨山将承办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项目。张家口赛区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将承担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其中新建的冬奥场馆由于承载的冰雪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建筑设计和施工难度大,需要进行科技攻关。

  

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国家速滑馆,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就像速度滑冰运动员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画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冰丝带”为晶莹剔透的夹胶彩釉弯弧玻璃,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

  

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裁武晓南介绍,“冰丝带”设计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整个屋面体系涵盖多项创新技术难点。

  

现代感十足的“冰丝带”,在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难点就是其长200米、宽130米的大跨度屋顶。不同于一般建筑,国家速滑馆的屋顶为不规则马鞍形,更是增加了建设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国家速滑馆将建设成国内最大跨度的单层索网屋顶体育馆。

  

建成之后的“冰丝带”,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将创下亚洲之最。“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不仅满足各类冰上运动项目的竞赛要求,并且面向奥运后二次开发利用,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场馆。

  

在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选址位于山体南坡,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遮阳屋顶等,研发出“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到各种气候因素影响,确保赛事高质量进行,并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张家口赛区的场馆规划设计外观,也坚持突出中国元素。据跳台滑雪场业主方之一的代表贾茂亭介绍,跳台滑雪场的设计灵感取自中国的如意,跳台顶部圆环直径80米、总高约40米,仿佛一朵美丽洁白的祥云。跳台滑雪中心,将跳台剖面的S型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中,故又名“雪如意”,充满诗意。

  

据悉,张家口赛区的竞赛场馆在规划设计中也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预留雪上大众项目场地的建设空间,确保在赛后对场馆进行改建;预留本地长远发展的空间,为未来举办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和高中端商务论坛、发展观光旅游、打造休闲度假中心做准备;充分考虑永久建筑和临时建筑的关系和比例,为打造国际国内赛事承办地预留空间。

  

北京冬奥组委办公所在地首钢园区,所有建筑都是利用首钢原有的工业建筑改造而成。本届冬奥会的滑雪大跳台和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训练基地落户首钢。国际奥委会认为,首钢园区的建设规划正是践行北京冬奥会愿景的典范,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

  

北京冬奥场馆的实践和探索,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认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坚持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仅充分利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并且把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方案纳入了不同项目中,这些成就将使北京、河北,甚至中国更多地区长期受益,同时也将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赛事筹办的新标杆。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科技与中国元素完美融合 北京冬奥场馆打造新标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