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撸串喝酒娱乐不下床 大学生体质如何拯救?

教会学生健康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让“不懂”健康的大学生懂得健康,珍视健康,高校健康教育使命神圣而艰巨。

2017-08-24 12:08 来源:光明日报 0 28908


日前,《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新鲜出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崇民介绍,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只是下降速度趋缓。与此同时,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此外,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7岁到19岁的学生体质状态,大学生下滑最严重。

 

生活方式不健康,健康意识淡漠,大学生们的生活似乎真的离“健康”有点远。新学年,一份意在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投入使用,不仅明确了开展高校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还从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

 

教会学生健康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让“不懂”健康的大学生懂得健康,珍视健康,高校健康教育使命神圣而艰巨。

 

1、深夜撸串喝大酒、学习娱乐不下床——无知者无畏

 

《纲要》指出,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漠,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不足,锻炼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危险因素。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统计局日前针对本地高职园区四所大专院校学生每天饮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只有42.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安某高校辅导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高校仍然坚持晚上11点断电、断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手游火了,大家拿着手机、充电宝就能玩到凌晨。生活黑白颠倒,不仅一日三餐不能保证按点吃,也让他们的运动量大大减少。”

 

还有一些不良嗜好,在象牙塔内持续蔓延。记者调查多所高校发现,大学生烟民的数量同样不少。一位山西某高校辅导员说:“抽烟,会根据学校、性别、年级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大四学生要比大一学生多,男生比女生多……就拿我带的班来说,抽烟的男生占到了半数左右。”而让天津某高校一位辅导员印象深刻的是,“男生宿舍到处堆着垃圾”。

 

“现在的学生心里哪有‘健康’二字,都是‘作’。其实,健康教育太重要了,不仅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还包括心理和卫生健康、疾病预防等等。”这位辅导员说,“但现在新生开学时,学校密集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防火、防盗、防诈骗等,涉及心理和卫生健康的则较少,效果也很难说。而平时,卫生健康选修课和讲座,很少甚至没有。”

 

2、学校不重视、专业教师少、教育缺标准——健康教育不成体系

 

《纲要》指出,高校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杜瑞军认为,我国健康教育没有成体系是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主因之一。“从小、从家庭就没有抓起,对健康的认识多是从保护眼睛、减少肥胖、保证身高等外在、显性的标准进行衡量,没有触及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即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

 

“出现这种问题,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姜朝晖坦陈,“中学时期,学校和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考试,对于健康教育,往往无暇顾及或简单敷衍。”“这也使得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习惯养成不足。上了大学,他们往往失去了目标,变成‘脱缰的野马’,缺乏必要的约束与管理。”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江华补充道。

 

“总体来说,现在高校都不大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翻翻多数学校印发的各种文件以及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没有提及健康教育。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健康教育的宣传和主题活动等。此外,健康教育在高校不是主课、必修课,而是公选课,上不上的主动权在学生。”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季浏说。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合文表示,当下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学校的通告栏、课堂教育以及微信、微博等。“一般来说,遇到如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事件时,学校才会想起在通告栏张贴公共卫生预防的信息,但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及时更新,信息量也有限。而微信上那些未经筛选的健康信息,真假难辨,不能给予学生一个科学、准确的指导。课堂,作为主要的健康教育渠道,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师资,而无法付诸实践。”

 

在目前负责天津一所高校下属学院宣教工作的王雪看来,“只是单纯的讲座、看看视频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缺乏一套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行之有效的高校健康教育标准和体系。”

 

3、纳入评估指标、补牢师资基础——健康教育需要督导问责

 

《纲要》指出,高校要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多形式开展健康实践,多途径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健康教育如何从文件走到课堂,走到学生身边,让“健康”成为他们的生活准则和追求?

 

“类似的文件以前也发过,关键在落实。”张江华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督导问责机制,“不仅要督查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所需的场地、硬件设备等,还要着重督查师资力量,开设的课程类型、内容、学时等软件配套。对于督导不合格的高校,要采取强制性的问责、处罚措施。”季浏也建议,对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时,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为评估指标之一。

 

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强调,高校应因校制宜制定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安排必要的课时,确定相应的学分。针对高校学生关注的健康问题,精选教学内容,吸引学生选修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固然重要,形式和内容也应更加多元丰富。”吴合文说,“比如从学校层面组建跑步、爬山、游泳等健康活动小组等,并成为健康教育课堂的延伸。”

 

他认为,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效果应该不错。比如邀请校医院医生和校外大医院专家进行专业讲座,并根据当下特点发放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南手册。学校也要利用好微信、微博、慕课、微课等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正确、科学的健康知识,“专业课程,尤其是心理健康等,一定要由专业人员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高校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并非某一门课,因此应将一些健康知识融入体育、营养等相关课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医疗单位以及心理咨询室等专业机构,让其参与到具体的健康教育工作中。

 

“做好课程,老师是基础。”山西医科大学教师周丽霞认为,高校应积极发展、开办针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专业,培养学校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同时,学校也要加强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群体的健康教育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和学习班等。而学校在教师考核以及评聘职称时,也应把学生的健康教育状况纳入其中。”

 

“健康教育怎么样,效果说了算。”华中科技大学体育课部教授栾丽霞建议,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一套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健康教育效果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式,比如说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和体能测试、组织一些疾病预防基本常识问答以及实践活动等,并将这些结果融入学分成绩等硬指标中。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深夜撸串喝酒娱乐不下床 大学生体质如何拯救?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