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主办奥运,等于涨薪八千英镑?

对于任何大型运动会,回头算账总是许多东道主乐此不疲的事,不论主办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当然不是所有的东道主都会这么干,或者愿意这么干。

2016-11-10 08:30 来源:颜强 0 151224


对于任何大型运动会,回头算账总是许多东道主乐此不疲的事,不论主办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当然不是所有的东道主都会这么干,或者愿意这么干。



里约2016夏奥会的实核成本与预算的差别,到现在还没有翔实数字出现,倒是投入89亿英镑主办的2012伦敦夏奥会,英国媒体有着不断的倒推和审核。


那一届被冠以“激励一代人”的奥运会,成本上可以让英国人复建28个白金汉宫,或者每年增加雇佣38万位护士,解决英国社会最紧缺的职位人手。


这样有些简单粗暴的金额数字对比,其实是对主办奥运会的绩效以偏概全的攻击。奥运绩效,只用经济效益、降低失业率来统计,不够全面。


最近有新的调查显示,2012伦敦夏奥会给伦敦人带来的良好感觉,“相当于涨薪8000英镑”的感觉。这英镑的汇率,不是英国宣布脱欧之后,英镑汇率崩盘至今的跳水价。


当然这种良好感觉,延续的时间,只有12个月。


不知道北京2008奥运会之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北京人的良好感觉,延续了多长时间。


每一届奥运会、世界杯乃至亚运会这样规模略小的赛事,赛前赛后都会有各种调查机构,以各种统计方法显示当地经济得到了多大增长机会,有多少新的工作岗位出现,对旅游、交通和投资环境带来了多大程度的改变。但后伦敦2012的调查回顾,对这种乐观的景气预估和经济刺激,大多持否定态度。


然而奥运会抑或世界杯,不能单纯从经济、从金钱的维度来进行片面考核,伦敦政经学院的行为科学教授保罗·多兰,带了一个国际团队,从幸福感指数进行另一个维度调查。结果发现,伦敦2012刚结束时,55%的英国人,对奥运会主办的投入感觉值得、对自己奥运东道主的身份感觉自豪。


这个调查跨时很长,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夏秋之际,分别于伦敦、柏林和巴黎对超过90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整体生活满意程度、短期幸福指数、焦虑程度等等。结果显示伦敦人在2012年7月到10月间,幸福指数最高,一年之后,相关指数明显回落。这种满意程度增长前后差别,对比不同收入人群,会发现和年收入1万英镑和1.8万英镑人群之间的差别,非常相似。


同样的迹象,在同一时期的非奥运会主办城市柏林和巴黎,则没有出现。


伦敦人在奥运主办期间,“自我感觉”最为良好的时间阶段,是伦敦2012的开闭幕式。但同时那两天,伦敦人整体的焦虑程度也最高,这和广大民众对恐怖袭击的害怕有关。


感觉良好与否,在调查中显示,和英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表现出色,并没有直接关系,换个角度说,基于民族自尊的竞技成绩高低,并不能让东道主公众感觉产生太大波动。


这种良好自我感觉,消失的速度非常之快,更会在公众心理上,留下一种高潮过后的空虚感。


“花这么多钱办这事儿,如果同样资金,花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或改善失业率,效果比奥运会这种一次性支出,会不会更好?”这种疑问几乎无解。


调查者有另外一种分析:“如果你就是为全世界开一个大派对,那就花钱办派对好了。问题在于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集会,主办者还总要强调说,他们是能创造就业机会、能帮助经济发展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不是说大型体育赛会没有经济积极效应,只是这种效应十分短暂,没有持续性。”


于是保罗·多兰的一句评语是:“奥运会确实就是一个大派对,让所有人、尤其东道主非常开心的大派对。可所有的派对上,东道主都容易喝高。喝高之后,派对的第二天,那种醒来之后,宿醉的感觉,未必良好。”


声明:本文转自颜强,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文标题:主办奥运,等于涨薪八千英镑?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