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飙升俱乐部却亏损 CBA“管办分离”

在实体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分开。“如果混在一起,那谁去监督、谁去执行,很多问题要从制度上进行监督。

2014-05-15 16:51 来源:中华网 0 58875

“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CBA不差钱”。与李宁公司大手笔签下5年近20亿元的“天价合同”之后,作为国内商业运营情况最好的联赛,CBA自然而然地给所有人留下了这样一个“财大气粗”的印象。

仅以整个联赛的商业开发收入来看,CBA的“金字招牌”确实是越擦越亮。2004年,安踏与CBA联赛签约的金额为3年6000万元。之后,安踏与CBA联赛续约5年,平均每赛季的赞助金额为2000万元。去年,李宁为取代安踏“一掷亿金”,以平均每赛季近4亿元的大手笔,成为CBA联赛主赞助商。赞助金额的涨幅居然高达近20倍。8年前,作为联赛的商务推广合作伙伴,盈方公司当时承诺每年支付650万美元(约4000万人民币),实际支付的情况还有所缩水。而在去年期满之际,盈方最终以年均3.3亿元的报价成功续约5年,与双方首次签约时相比,足足涨了8倍之多。

同样,与18年前联赛草创之时“乏人问津”,竟然需要烟草企业“拔刀相助”的无奈相比。近年来,CBA的各类赞助商也是纷至沓来,而且增长的势头之猛令人羡慕。2011-2012赛季,CBA的赞助商由16家增加到22家。仅仅过了不到1年,2012-2013赛季,包括1家战略合作伙伴、5家合作伙伴、4家赞助商、13家供应商在内,CBA的赞助商就增加到了23家。形成了CBA联赛史上成员最多、金额最大的赞助队伍。

“联赛主体”越赔越多

谁的地盘谁做主。但在CBA中,作为联赛绝对“主人”的17家俱乐部,实际上却仍处于“只有义务,难有权利”的尴尬境地。“篮管中心是越赚越多,我们俱乐部却是越赔越多。”。一位北方俱乐部老总无奈地对记者叹息道。

王兴江卖队是因为,“每年亏损2000多万元。”对此,姚明十分认可。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身为上海东方俱乐部董事长的姚明就估算,“目前平均每个CBA俱乐部的净亏损在2000-2500万元左右。而且是投得越多,亏损越多。”原因何在?首先,作为全世界场次最少的男子职业联赛之一,没进入季后赛的球队一个赛季只能打32场比赛,其中只有16个主场可以自主售票。而且,在特殊国情的影响下,各俱乐部的赠票之多也达到了惊人的数字。与NBA等真正职业联赛相比,CBA绝大多数俱乐部的门票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在国外俱乐部的“收入大头”电视转播费用上,CBA各俱乐部也是基本收入为零。甚至还有多家俱乐部为直播球赛,还需向当地电视台“倒贴”费用。更要命的一点还在于,尽管以各俱乐部牺牲各自商业利益为代价,CBA联赛的整体商业赞助节节攀升。但每个赛季,各俱乐部能从篮管中心得到的不过是区区1200万元左右。“目前各俱乐部,一个赛季下来的总投入,平均至少在4000万元之上。你算算,这不是每个赛季都亏2000多万吗?这还是个平均数,投入越多的俱乐部,肯定亏得更多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俱乐部老总就这样说道。

“管办分离”势在必行

 “目前,CBA联赛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中国篮协和运营商、各俱乐部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利益共同体。CBA发展了18年,应该由一个隶属于联盟本身的操作团队去运营这些东西,这就是我说的联赛实体化。”谈到解决CBA健康发展的难题时,姚明就曾这样说道。

对此,前浙江广厦俱乐部总经理叶湘玉,山西中宇俱乐部总经理张北海等俱乐部代表纷纷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在CBA联赛的发展中,中国篮协应当掌握大政方针,而不应过多干预业务问题。投资人要真正有话语权。“游戏规则、发展规划,应该由各俱乐部投资人和篮协一起制定。联盟的政策应该有更好的延续性、稳定性,让投资人有安全感。”

而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看来,新一轮的职业篮球改革一定要从理顺联赛产权入手,放手让中国篮协、俱乐部所有者和其他战略投资人共同组建CBA联赛公司。联赛公司拥有完整的联赛经营权。“其实程序并不复杂,建议形成股份制,联赛是篮协和俱乐部的共有产权。”

国内多位篮球界资深专家更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在实体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分开。“如果混在一起,那谁去监督、谁去执行,很多问题要从制度上进行监督。足球过去发展太快,为什么出现问题,肯定是机制上存在问题。我们应该借鉴足球的经验教训。”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