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观赛”——中国体育产业的新图景

在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期间,在每周末欧洲五大联赛激战正酣之时,在手机上“移动观赛”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新习惯。

2016-09-06 10:00 来源:新华网 记者/刘欣 0 53668


禹唐体育注:

几个年轻人对着一部手机,为心爱的球队呐喊——这样的场景几年前曾在广告里出现,那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移动观赛”会这么快到来。


然而,在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期间,在每周末欧洲五大联赛激战正酣之时,在手机上“移动观赛”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新习惯。


企鹅智酷近日对全国4225名奥运观众进行调研,通过与腾讯体育、腾讯指数、京东大数据和QuestMobile的大数据汇聚,它发布了一份“掘金 后奥运时代 ——中国体育新价值报告暨里约奥运全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在观众了解奥运会的信息渠道中,电视仍排名首位,占49.4%,网络直播和转播紧随其后,占40.8%。但是考虑到网络存在多平台的属性,其对奥运观众的综合覆盖能力已经超过了电视。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观众从社交平台上获取奥运资讯。


报告还发现,对于感兴趣的赛事信息,60.5%的观众表示会与别人分享,这无疑激活了社交平台对于赛事信息的二次传播。


社交媒体在里约奥运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奥运话题的社交互动总量突破3000万,而基于社交平台传播的自媒体文章单篇阅读峰值超过了200万。


伴随着社交媒体在体育赛事报道中的异军突起,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手机凭借着便携的优势逐渐成为了人们观赛的重要终端。这份报告提到,接近80%的中国观众使用手机关注奥运。


中央电视台是里约奥运会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电视和新媒体唯一持权转播商,这让其他新媒体平台不得不寻找新的报道策略以赢得用户关注,但也让他们获得了“意外之喜”。


根据新浪网的统计,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一条“洪荒之力”的视频,在发布第二天就获得了超过40亿次的点击量,超过了当天央视奥运视频在微博、秒拍和新浪体育等终端播放量的一半。


体育解说员苏东从2010年开始从电视“转战”新媒体,他认为,新媒体移动端在体育报道中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从2014年世界杯就开始了。


“就奥运会而言,人们不再仅仅关注运动员的成绩,还乐于看到他们日常训练和生活的状态,各网络媒体正好捕捉到了这个切入点。”苏东说,“受众的跟踪心理和随性观看需求得到了满足。”


他分析,以傅园慧的视频为例,采访本由传统媒体完成,却为新媒体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脚本。


奥运会在特定时间内吸引着受众的目光,日常的体育赛事则陪伴着体育爱好者们更多的休闲时光。


2016-2017赛季英超联赛已战罢三轮,英超在中国内地新媒体转播商之一的聚力体育提供的数据表明,前三轮比赛已让他们获得了总数超过2000万的独立访客,比赛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到了4800万,其中移动端占比60%。


在聚力体育今年提供的英超转播中,每轮有3至4场收费赛事。用户每年花费298元后,可在一年内观看一个赛季的380场比赛。英超版权方新英体育尚未透露订购付费比赛的具体人数。


此外,乐视体育于去年10月宣布以1.1亿美元买下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内地的全媒体版权,其中包括已经打响的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


“体育产品化的概念正逐渐在中国形成。”新浪高级副总裁魏江雷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让赛事本身变成产品,就要把它做得更好。


他认为,互联网介入到体育赛事的传播,必须增强参与感,让人们从观看体育比赛开始,慢慢转化成铁杆的体育迷。“目前许多通过新媒体转播的比赛,仅仅是把电视信号放到了电脑上,这不应是新媒体应有的形态。”


“不同的网站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把转播信号组合成不同的机位,让场面更具现场感,同时方便观众参与评论。”魏江雷说。


苏东表示,体育赛事的传播应该具备及时性、信息性、多样性。他发现,目前各个新媒体的体育节目制作水平不一而且视频时长普遍偏短。“今后不妨尝试制作更多深度报道,从而摘掉新媒体是快餐的 帽子 ,”他说。


中国在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等具体措施。


“中国的体育产业曾经缺乏创意,这个文件的发布给了体育新媒体更多的机会,中国体育产业也将大不一样。”魏江雷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移动观赛”:中国体育产业新图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